2008年:美國婦女年

標籤:

【大紀元1月6日訊】(美國之音記者:吳心欣華盛頓報導)2008年美國女性在美國政治和選舉歷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女性在08年的選舉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經過08年的政治洗禮,相信更多的美國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被激發出了政治熱情。不過專家對08年是否是美國女性參政、從政年持不同看法。

2008年美國政壇由於女性的加入而格外地精彩紛呈、扣人心弦:希拉里·克林頓一馬當先衝擊總統寶座震撼了由男性政治家統治的總統競選俱樂部;阿拉斯加女州長莎拉·佩林一鳴驚人,成為共和黨總統競選歷史上第一位女副總統候選人;當選總統奧巴馬的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全力出擊,為奧巴馬的競選成功立下了汗馬功勞;51歲的前肯尼迪總統的女兒卡洛琳·肯尼迪在沉默了三十多年後,第一次高調站出宣佈希望接替希拉里·克林頓即將空出的紐約州聯邦參議員一職。

政治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國婦女參政從政方面,2008年稱得上是意義重大的一年,堪稱是美國女性參政年。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彼得·卡斯特(Peter Castor)說:“從政治角度來看,2008年對美國婦女來說是里程碑式的一年。長遠來看,2008年的政治將在歷史上佔據極其重要的地位。因為以前女性的注意力只著重於國會或者是內閣,2008年第一次有女性候選人成為一個強勢的總統候選人。2008年之前,人們一直認為總統的職位只屬於男性政治家。”

不過,也有一些分析人士對2008年是否是美國女性參政從政年持不同意見。羅格斯大學美國婦女與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戴比·沃爾甚(Debbie Walsh)說:“我之所以認為2008年不能被稱為美國女性參政從政年,主要是因為選舉的最後結果,因為最終沒有一個女性入主白宮。另外一方面,我們也很失望地看到女性贏得的國會席位只有很小幅度的增長,女聯邦參議員只從16位增加到18位,聯邦眾議員只從71增加到75位。這是極其微小的增長。這表明了女性參政從政還面臨很大的問題。”

不過,戴比·沃爾甚盛讚美國女性選民在08年積極參與政治和選舉進程,在很大程度上改寫了美國歷史。“美國女性選民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我們的研究顯示,男性選民對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支持幾乎是平分秋色,但是支持奧巴馬的女性選民比支持麥凱恩的女性選民多出了7個百分點。因此可以說,女性選民確實對08年的大選起到了決定性作用,特別是少數族裔女性選民,更不用說非洲裔女性選民幾乎是一邊倒地支持奧巴馬了。”

戴比·沃爾甚指出,08年美國女政治家們對政壇帶來的強大衝擊,對未來年輕女性參政產生了非常重大的影響力。“2008年選舉激發了全體年輕人的參政熱情。以前我們看到年輕女性比年輕男性更加踴躍參加投票,但是出來競選公職的年輕女性數量卻遠遠落後於年輕男性。現在,年輕女性們看到希拉里·克林頓的競選之路走得這麼遠,她們看到了榜樣,也第一次看到女性在爭取美國最高權力職位上做得如此成功。我們相信,年輕女性們從此對政治有了截然不同的看法。

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政治系教授莫娜·克魯克(Mona Krook)指出,雖然08年美國女性在參政從政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進展,但是和國際上其它主要國家相比,美國位高權重的女性和從事政治的女性比例都相當低。克魯克教授認為,美國的金錢政治模式成了很多女性參政從政的最大攔路虎,因為通常來說,女性比男性更難取得選民對其財力上的支持。

她認為其它方面的原因還包括傳統性別上的差異、社會對婦女的歧視、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問題等等。女性經常在如何做好一個全職媽媽和職業女性之間掙扎。這些方面都對那些有意進軍政壇的女性構成了很大的挑戰。

美國女性取得投票權不過是1920年的事情,僅僅在不到90年的時間中,美國女性已經從沒有選舉權的二等公民變成了選舉中的重要推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彼得·卡斯特預測說,美國女性經過2008年的政治洗禮,未來將更有勇氣和實力去攻佔美國的重要政治職位,當然,要贏得一些傳統的男性職位則仍需假以時日。

他說:“在08年美國女性參政從政經驗的鼓舞下,未來女性將越來越多地在政府內閣、國會和州政府中爭取更多的重要職位。不過有些職位短時間內女性很難獲得,比如國防部長,因為人們相信男性比女性更能夠統帥三軍、更有心理準備看那些血淋淋的戰鬥場面。假如有一天美國出現了一位女性國防部長,那會具有革命性意義。”

這三位專家雖然對2008年是否是美國女性參政從政年有不同的見解,但是他們都同意,2008年對美國女性來說是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中她們知道,她們離美國政治的最高點已經很近了,而且她們有希望將來繼續在美國政壇上開創新局面。

就像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彼得·卡斯特所說的那樣:“從某種角度來看,2008年是美國女性成績斐然,衝破障礙並取得新進展的重要一年。”

相關新聞
布碌崙康斗房欺詐案 住戶保住房子
王書君案預定7月29日開審
目擊眾人捉16歲慣犯 社區領袖籲司法改革糾偏
支持紐約州長決定 MTA表決通過無限期推遲堵車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