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現:害羞的男性更易有攻擊性行為

標籤:

在校園裏,你是否發覺有些同學沉默寡言,不主動參與社會交往,也沒有什麼好朋友;同學們也不會主動與他們交流,他們的言行通常被我們忽視。但是國外最新的研究表明,忽略校園裏那些害羞男性的做法可能是錯誤而危險的。

不久前,美國印第安納州的研究人員對美國近幾十年的校園槍手進行了研究,發現“害羞”會極大影響男性的行為,甚至引發男性的攻擊性行為。研究人員把他稱之為“憤世嫉俗型害羞”,它是害羞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

美國心理學家Bernardo Carducci和Kristin Terry Nethery在美國心理學會第1 1 5次年會上報告了他們的研究結果。在對1995年到2004年間八起發生在美國的校園槍擊案的案犯詳細分析以後,他們發現了這些稱之為“憤世嫉俗型害羞” 的男性,具有共同的社會和個性特徵:普遍缺乏同情心,對煩惱的容忍度很低,情緒突然爆發,容易憤怒,經常遭到同伴的拒絕以及糟糕的家庭關係,當然還有很容易得到武器。

這種憤世嫉俗型害羞多發生於男性。他們在內心其實非常渴望與人互動、交往,但是由於缺乏社交的基本技巧,經常會被同學所忽視和拒絕,久而久之,很多害羞的男同學傾向於回避社會交往,以避免在社交活動中受到傷害。

但當他的主動交往行為多次遭到同學輕視、拒絕的時候,他會覺得自己的感情遭到很大的傷害,並最終轉化為憤怒的情緒,同時將這種憤怒轉嫁到拒絕、輕視他的人身上,這時就很容易產生攻擊性和傷害性行為。而這一過程往往並不被外界所覺察。最近幾年國內高校發生的惡性傷害事件,當事後調查當事人在學校平時表現的時候,同學和老師會感覺到非常茫然與詫異,因為當事人平時表現與暴力和傷害實在是相去甚遠。

因此在現代社會中,害羞往往會導致憤怒和敵視。雖然對於大多數年輕人來說,他們還沒有將自己的憤怒和敵視歸咎於害羞,但是這些害羞的同學已經明顯感覺到孤立和憤怒。因此對於教育者來說,幫助那些害羞的同學學習與他人交往的技巧並建立一種歸屬感非常重要。(滕國鵬)

相關新聞
麥立:會錯意
林志玲愛的抱抱  楊宗樺臉紅紅
小心Cookies讓您的個人隱私受侵犯
李英愛:婚後生活很幸福 談生孩子顯害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