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教授:中國電影是共產黨的宣傳工具

人氣 3

【大紀元10月21日訊】日前,電影博士出身的韓國外國語大學中國語學科林大根(音譯)教授在談到中國電影時指出,「中國電影是共產黨宣傳其意識形態的工具,極權下,大多中國電影導演只得向中國政府妥協。」

據希望之聲記者來自韓國首爾的報道,身兼韓國外國語大學電影學博士,曾著書《中國電影故事》,並參與著書《通過電影看中國》,《中國電影解析》等,對中國電影頗有研究的林大根教授,日前接受希望之聲記者的採訪。

他表示,去年中國的電影製作量為全世界第三位,但是在這些電影中百分之六七十是宣傳國家意識形態的所謂「主旋律」電影。

「從整體上來看,中國電影中藝術電影以及具有獨立性的電影所佔的比例非常小。商業電影大致佔百分之三四十的比例,剩下的電影幾乎都是所謂的『主旋律』電影。中國是在1987年提出『主旋律電影』這一口號的,這一類電影就是為了宣傳中國黨國的意識形態而積極進行配合的電影。」

林教授還表示在所謂的「主旋律電影」出現之前的文化大革命時期,電影及戲劇就己經成為中共宣傳其意識形態的主要工具。

他說:「在文化大革命期間,當時的掌權者十分重視的藝術形式就是電影。『電影對大眾有動員作用,能對民眾在心理、情緒、理性等方面產生影響』對於這一點社會主義國家從電影出現的初期就已經非常明白了。因此在文化大革命期間,戲劇以及電影被選為了最主要的宣傳國家意識形態的工具。」

「當時四人幫中的江青,主要負責電影藝術的管理控制工作。當時製作了很多塑造革命英雄人物的電影,所以在文革十年要說中國的電影是一片空白也不為過。」

張藝謀屈服專制換取最高文化權

林教授透露,因為中國的輿論審查制度,許多中國的導演不得不向中國政府妥協。中國的導演要麼按照共產黨喜歡的方式進行電影製作,要麼到國外去,要麼在中國國內秘密地進行獨立電影的製作。

他尤其強調,中國著名導演張藝謀就是從開始在國外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後慢慢地向中國極權屈服的。

他說:「張藝謀在國外製作的電影在中國全都被禁播了。通過西方人,張藝謀的電影得以被人認識,同時其電影也是在西方的電影節獲獎從而名揚四方。但是這之後張藝謀產生了回國將自己製作的電影展示給國人看的野心。」

「但是在國內那種環境中人們不可能創作那種批判社會、批判政權的電影。在這種情況之下張藝謀以自己在國外積攢的文化影響力為資本回到了國內,並且選擇了徹底的和政府妥協。以此為代價張藝謀獲得了中國國內文化領域的至高無上的權利。2008年張藝謀擔任了北京奧運開幕式以及閉幕式的總導演,到今天來看在中國張藝謀所掌握的文化權利無人可及。」

林教授還提到最近在中國電影界出現了關心弱勢群體的一些年輕導演,這些導演正走著和張藝謀類似的道路。

他講道:「賈樟柯是一位年輕的電影導演,最近出現了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導演開始漸漸地把注意力轉移到少數民族、底層民眾、貧困地區民眾的生存狀況的趨勢。」

「但是,這樣的電影在中國國內很難被積極的推廣,這些電影一般都是被拿到國外的電影節上映,在國外的電影節上這些電影反而得到了好評。2004年以後,賈樟柯的電影開始得以在中國上映。目前賈樟柯也走著和張藝謀類似的路。

林教授最後提醒觀眾:「目前那些試圖通過文化形式宣傳其意識形態的特定團體越來越顯得老練,手法越來越高明。所以觀眾更需要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能力,從而看清隱藏在背後的政治意圖。」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追影》預熱 賀剛發佈會現場「控訴」吳鎮宇
郁殷:麻煩中國電影先做好「表面工作」
趙薇:希望愛情早點來 我應該還是挺好嫁的
外籍演員撐起《建國大業》網民熱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