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惜食物 港環保團體籲重建有衣食美德

標籤:

【大紀元10月22日訊】有香港環保團體聯同商場舉辦「少飯平$1日」,目的為喚起各界關注香港食物浪費的問題,重建「有衣食」的美德,讓市民逐漸養成珍惜食物的習慣,至今有近170 間食肆店舖參加。

綠領行動項目主任葉翠雯說:「本港廚餘數量驚人,不但佔用三分之一的堆填區,更產生比二氧化碳嚴重21 倍的甲烷。政府多年來毫無解決方案,2015年啟用的設施又只能處理6%的廚餘;治本的方法是從食肆減少產生廚餘及分類收集再利用廚餘資源。又認為有效減少本港廚餘及其產生的沼氣,比使用慳電膽更加有效減排。

特首於上星期剛發表的施政報告,政府首次針對本港連年上升的廚餘數量,提出解決方法,於小蠔灣分期興建回收中心以處理廚餘再製成堆肥和生物氣體等。但該設施的落成時間已較原先公佈的延遲了2 年至2015 年,而且只會處理工商業廚餘,每日可處理的廚餘亦只是200 公噸,相比起現時香港每日3,310 公噸的廚餘,只有6%。同時,佔總量超過70%的家居廚餘仍未能觸及到。

政府應加快研究其它可行的廚餘處理方法,以應付日益嚴重的問題。以廚餘養豬為例,現時一個香港豬農約1,000 頭豬計算,每日能吸納的數量大約為5 至8 公噸的廚餘。參考鄰近地區,台灣去年,當地每日共產生廚餘約5,500 公噸,當中回收亦佔34%,約1,889 公噸。當中處理之方法更以養豬為主要,養豬、堆肥及飼料分別佔75%,24%及1%。

鼓勵工商業及社區「零棄置」

英國環境食品鄉村事務部亦剛於上星期公佈針對家居、工商業及社區「零棄置」的目標,明年初開始會研究禁止可回收及有機廢物進入堆填區,並於2020 年前實施。同時亦鼓勵商界研發創新科技,如以厭氧分解以產生天然氣體。

過去9 個月,綠領行動於每月首星期三推行全港「有衣食日」,為了解「有衣食日」對市民現在及過去的飲食習慣之改變,綠領行動就此作出調查,詳情將日後公佈。未來亦會延續及加密全港「有衣食日」,又計劃研究以部份餐廳、美食廣場、住宅作試點,探討廚餘分類及回收處理的可行性。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朔廚餘廠飄惡臭 程海村民抗爭
廚餘變黃金 博美名更應睦鄰
4千餘瓶仿冒高粱 拆箱銷毀
廚餘轉化肥料  香港試行效果良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