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醫界:台灣「輸到脫褲」 消基會:公布談判過程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0月26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林嘉琪/台北報導〕美國牛肉大舉侵台,除帶骨牛肉外,具爭議性的內臟、牛絞肉都棄守,遭到醫界同聲痛批,前衛生署牛海綿狀腦病專家諮詢委員陳順勝痛批,這根本是不平等條約,政府罔顧國人的健康,讓台灣「輸到脫褲」,要求政府將談判條件與進口細節,公諸於世,接受外界檢視。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指出,衛生署長應該要下台,錯誤政策應該回頭,監察院也必須對失職官員進行調查。

台灣醫界聯盟25日舉行記者會,也是長庚大學神經科教授的陳順勝說,內臟的淋巴結與來源複雜難以釐清的絞肉,都可能含有導致新型庫賈氏病(人類狂牛病 )的致病蛋白,如果吃出問題,將難以追究責任。至於更危險的美國牛腦、脊髓、眼睛、頭骨等部位,雖然行政院長吳敦義說原則上不開放進口,但准許業者主動提出申請,儘管衛生署長楊志良昨暗示可靠嚴加審查讓業者知難而退,但陳順勝認為,沒有白紙黑字,口說無憑,對國人毫無保障可言。

陳順勝表示,日本經過詳細研究,提出可靠科學證據,在二十到三10月齡的牛隻身上,發現致病蛋白,只開放進口二10月齡以下的美國牛肉。

反觀台灣,根本沒有常設的新型庫賈氏病研究單位,不但沒能力檢驗,更沒能力診斷,就算真的不幸出現新型庫賈氏病病例,關鍵的病理診斷都要送到美國、英國才能確認,到時候還是只能聽美國人的。

國人過去消費澳洲進口牛內臟的比例很低,不禁令陳順勝等專家懷疑,開放美國牛內臟進口可能只是「障眼法」、「調虎離山」,讓內臟、絞肉轉移焦點,在引發政治風暴後,政府再逐步退讓、限縮至帶骨牛肉,讓各界忽略帶骨牛肉潛在風險。

消基會秘書長吳家誠則指出,總統府與國安會出面干預開放美國牛肉,是拿人民健康與環境生態永久被侵害做交易籌碼,而且過程未公開,不是民主國家的決策模式。

*網友一片罵聲*

害怕吃美國牛吃出人命,網友也在網路上熱烈討論。網友Domi認為,在外面吃牛排或是吃牛肉料理,要怎麼知道不是美國牛,這樣真是很不安心。網友330033痛批:「台灣的一切都聽AIT做事。」大家都當美國人就好了。還有網友發起吃素運動,抗議馬英九出賣台灣健康。

含牛組織化妝品等 面臨壓力

〔自由時報記者王昶閔、洪素卿/綜合報導〕隨著美國牛肉進口條件放寬帶骨牛肉、牛內臟,外界擔憂,美國接下來可能進一步要求台灣開放含牛組織、內臟與骨骼成分的化妝品、生物製劑以及醫療器材,其中最知名的,就屬膠原蛋白、胎盤素等宣稱可抗老、去斑、美白的化妝品。

高雄長庚醫院副院長陳順勝等部分學者並疑慮,此次台灣開放美國帶骨牛肉及內臟進口,其他完全禁止美國牛肉輸入的中國等國家,將來會不會因此拒絕購買台灣農業生技製品等,風險實在難評估。

*台灣農技製品 恐添風險*

台灣自九十年起公告禁止使用疫區的牛、羊組織製成的化妝品,包括膠原蛋白、胎盤素等。此外,凡是使用疫區牛、羊組織製成胰島素、生物製劑所使用的血液培養基,與用來做骨移植的牛骨醫療器材,也在禁止之列。

衛生署長楊志良表示,化妝品、藥品跟這一波美國牛肉的談判完全無關。衛生署藥政處長康照洲則說,除非農委會對於疫區相關原料的禁令解除,衛生署才會同步開放業者提出進口申請,通過審查後,針對製程、原料進行風險評估,確認無安全疑慮後,才會核發許可證。

康照洲表示,含牛、羊組織的疫苗、生物製劑的血液培養基,目前分別歸疾管局、醫事處管理,明年藥物食品管理局成立後,將統一管理,但屆時也不可能一次全面開放。

養殖業則擔心肉骨粉混入美國牛骨,危及飼料安全。農委會25日強調,目前是禁止美國牛骨製成肉骨粉。至於美國帶骨牛肉進口勢必衝擊國內牛肉市場,農委會表示,台灣的肉牛目前只有七%市佔率,正積極輔導台灣牛肉專賣店,以溫控形式販售,歡迎民眾選用台灣牛肉。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