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劇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

人氣 3

【大紀元10月2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29日電)以往在大陸華南地區相當流行的粵劇藝術,最近被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香港當局今天公布上述消息時指出,聯合國方面批准粵劇藝術為廣東、香港和澳門共同擁有的首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粵劇藝術類似台灣的歌仔戲及北京的京劇,是華南地區獨有的地方文化。

1980年代以前,粵劇藝術在粵港澳相當普及,廣州著名粵劇藝人有「新馬師曾」、薛覺先及「紅線女」;香港則有「新馬仔」、任劍輝、白雪仙、芳艷芬等。

此外,粵曲編劇大師唐滌生所編著的戲碼「帝女花」、「紫釵記」等,紅遍粵港澳,至今仍然備受歡迎。

不過,踏入1990年代,粵劇逐漸式微,已難以吸引年輕人觀賞。

近年來,粵劇界與政府攜手合作,共同推廣粵劇藝術,希望讓它重生。香港正在籌備興建中的1個文化區域,裡面就為粵劇藝術保留了專門演出的場地。

相關新聞
粵劇、探戈被列世界文化遺產
墨飛人祈雨儀式 列入世界遺產
台烏山頭水庫列文化景觀  向世界遺產邁進
蒙古馬頭琴 恆春國際民謠節演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