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牛修法大戰 關鍵在進口查驗與禁止進口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11月1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17日電)美牛修法大戰導致立法院議事多次全天停擺,關鍵在國民黨團希望不違反台美議定書,採「進口查驗」;民進黨團要求「禁止進口」。如何在兩者間取得平衡,美牛大戰才可望落幕。

政府在10月20日簽台美議定書後,公告時引發外界反彈與爭議,因此11月2日一併公告「三管五卡」,藉以管制美國牛肉高風險部位進口查驗的行政措施。但民進黨團認為,必須修正食品衛生管理法,明文禁止美牛高風險部位進口。

民進黨團堅持,美國牛肉高風險部位,例如內臟、絞肉等,根本就不能進口。民進黨籍立委葉宜津認為,若依現在「三管五卡」的管制措施,無法阻擋這些高風險部位進口,頂多是進口後在海關查驗,但東西都進來了,怎麼退回去?

不過,國民黨團不希望修法文字造成政府在台美議定書上有違約情況,因此未在修法中直接明定「禁止」或「不得」讓美國牛肉高風險部位進口,只能將「三管五卡」列入,強調政府會在進口時嚴格查驗。

甚至,國民黨團釋出善意新增文字,只要查驗發現含特定風險物質,就「禁止輸入」,並載明禁止輸入的詳細品項。

民進黨團整理立法院長王金平主持協商得到的修法版本,也都是寫「未經逐批查驗確認無害之絞肉及內臟,及其相關產製品」不得輸入。民進黨團幹事長王幸男指出,不論是王金平主持協商的版本,還是國民黨團提出的修正文字,都沒有寫明「禁止進口」;美牛都進口了,怎麼禁止輸入?

換言之,朝野兩黨看待美牛高風險部位進口一事,分別是以不違反議定書為原則,在進口時嚴格把關,及為把關人民健康,根本就不該讓高風險部位進口的兩種邏輯在思考修法,要達成共識有一定難度。

朝野黨團曾在月初達成協商共識,也是民進黨團據以杯葛議事的理由之一,即「食品衛生管理法在法律修正三讀前,有高度健康疑慮的部位,包括內臟、絞肉、脊髓、腦、頭骨以及眼睛等不得進口。」

雖然朝野黨團日前還達成今天以前完成立法三讀的共識,但對民進黨團來說,與其接受一個無法根絕美牛高風險部位進口的修法版本,不如杯葛議事,讓食品衛生管理法停留在「法律修正三讀前」。這樣一來,根據朝野協商共識,可訴諸社會大眾,立法院曾就此達成不得進口的協商結論,要求國民黨團遵守承諾。

食品衛生管理法修法牽涉到朝野黨團迥異的修法邏輯,如何在實際上阻擋美牛高風險部位進口、卻不在法條中寫明「禁止進口」,在朝野黨團未來繼續攻防的同時,或許也該想想民眾對議事延宕的觀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