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美牛修法大战 关键在进口查验与禁止进口

【字号】    
   标签: tags: , ,

【大纪元11月1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黄名玺台北17日电)美牛修法大战导致立法院议事多次全天停摆,关键在国民党团希望不违反台美议定书,采“进口查验”;民进党团要求“禁止进口”。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美牛大战才可望落幕。

政府在10月20日签台美议定书后,公告时引发外界反弹与争议,因此11月2日一并公告“三管五卡”,藉以管制美国牛肉高风险部位进口查验的行政措施。但民进党团认为,必须修正食品卫生管理法,明文禁止美牛高风险部位进口。

民进党团坚持,美国牛肉高风险部位,例如内脏、绞肉等,根本就不能进口。民进党籍立委叶宜津认为,若依现在“三管五卡”的管制措施,无法阻挡这些高风险部位进口,顶多是进口后在海关查验,但东西都进来了,怎么退回去?

不过,国民党团不希望修法文字造成政府在台美议定书上有违约情况,因此未在修法中直接明定“禁止”或“不得”让美国牛肉高风险部位进口,只能将“三管五卡”列入,强调政府会在进口时严格查验。

甚至,国民党团释出善意新增文字,只要查验发现含特定风险物质,就“禁止输入”,并载明禁止输入的详细品项。

民进党团整理立法院长王金平主持协商得到的修法版本,也都是写“未经逐批查验确认无害之绞肉及内脏,及其相关产制品”不得输入。民进党团干事长王幸男指出,不论是王金平主持协商的版本,还是国民党团提出的修正文字,都没有写明“禁止进口”;美牛都进口了,怎么禁止输入?

换言之,朝野两党看待美牛高风险部位进口一事,分别是以不违反议定书为原则,在进口时严格把关,及为把关人民健康,根本就不该让高风险部位进口的两种逻辑在思考修法,要达成共识有一定难度。

朝野党团曾在月初达成协商共识,也是民进党团据以杯葛议事的理由之一,即“食品卫生管理法在法律修正三读前,有高度健康疑虑的部位,包括内脏、绞肉、脊髓、脑、头骨以及眼睛等不得进口。”

虽然朝野党团日前还达成今天以前完成立法三读的共识,但对民进党团来说,与其接受一个无法根绝美牛高风险部位进口的修法版本,不如杯葛议事,让食品卫生管理法停留在“法律修正三读前”。这样一来,根据朝野协商共识,可诉诸社会大众,立法院曾就此达成不得进口的协商结论,要求国民党团遵守承诺。

食品卫生管理法修法牵涉到朝野党团迥异的修法逻辑,如何在实际上阻挡美牛高风险部位进口、却不在法条中写明“禁止进口”,在朝野党团未来继续攻防的同时,或许也该想想民众对议事延宕的观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