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資訊月邁入第30年 見證台灣科技產業史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28日報導】-資訊月專題之5(中央社記者潘淑婷台北28日電)每年年底舉辦的資訊月今年邁入第30年,近年來在眾多廠商大力宣傳下,資訊月不僅被視為消費者撿便宜的最佳時機,同時也扮演重要角色,揭櫫下一年度的科技趨勢。

資訊月儘管名聲響亮,但也許鮮有人知道,過去資訊月是由政府主辦,每年為此編列新台幣2千多萬預算,直到九年前才由民間接手,但一路走來,資訊月都是帶動民間消費資訊產品的先驅角色。

回顧過去29年,資訊月活動委員會主委、凌群電腦董事長劉瑞復表示:「資訊月可以說伴隨了台灣科技產業的發展。」

他回憶,20幾年前,資訊月展示產品以主機電腦和大型電動玩具機為主;之後IBM和英特爾合作,帶動全球PC產業起飛,台灣資訊月也開始展示電腦和電腦週邊產品為主。

近年來網路普及、可攜式產品需求殷切,資訊月參展重點就變成了上網裝置和相關3C產品;自民國93年以來,資訊月主題多圍繞在「數位生活」,就可看出台灣消費行為的改變。

此外,劉瑞復指出,當年來資訊月採購的多半是政府機關和國營事業為主,後來逐漸延伸至民間企業;現在更儼然成為一般消費者年底撿便宜的大好機會。

在國外,各大廠商最期盼的就是11月感恩節到耶誕節這段節日購物潮,廠商不但趕在之前推出新品,拉抬買氣,業績甚至可視作明年景氣指標。

在台灣,資訊月就擔綱類似角色,成為3C廠商每年的重頭戲。

今年資訊月正值30週年,主辦單位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舉辦一系列歡慶30的活動,包括發出「30召集令」,凡1980出生的民眾即可至現場領取生日禮;另外,只要提出30相關創意,就有機會獲得獎品。

展望未來,劉瑞復表示,雲端運算應用逐漸成為主流,各項硬體功能也會逐漸聚合,手機、筆電之間界限愈加模糊,相信這都是未來2至3年資訊月的重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