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豬腳食神張智泉 廚藝貢獻社會

人氣: 30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1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郭芷瑄屏東縣3日電)2007 年奪得亞洲廚皇,張智泉在屏東豬腳節,再奪得豬腳食神。14歲就學廚藝,張智泉說,「曾想放棄,直到教受刑人一技之長,發現原來還能為社會貢獻一己之力。」

一直到現在,張智泉都還在學校教書,沒有到大飯店當廚師。張智泉說,就是希望能教導學生有一技之長。

張智泉現在是大仁科技大學餐旅系及屏榮高中餐飲系的講師,很難想像才36歲。張智泉的正式學歷只有國小畢業,他說,國中只讀了 2個月,因為看不懂英語,就不想念書。當時,伯父在台南做小吃,他去幫忙,從此展開廚師生涯。

廚師很講究師徒倫理。張智泉說,當時被操得很厲害,一天到晚被罵,常被湯勺敲頭。後來,到餐廳學習,1天要做100、200桌的外燴,每天只能睡幾個小時。張智泉表示,一直到當兵,都沒想要以廚師為終身行業。

不過,退伍後找工作,隔行如隔山,張智泉只好再重回廚師這一行。拿到乙級執照後,他用乙級執照修完大專學歷。張智泉說,那時他放棄1個月新台幣6萬多元的餐廳廚師薪水,以2年的時間專心讀書。

「因為只有國小學歷,退伍後找工作都碰壁,讓我知道學歷的重要。」張智泉在屏榮高中修完屏榮與大葉大學合作的專科學歷,再到大仁科技大學修二技學歷,也因為參加一些比賽得獎,張智泉被屏榮和大仁聘為講師。

一直到現在,張智泉都留在學校教書,偶而接外燴。張智泉說,民國91年到高雄第二監獄明揚中學教受刑人一技之長,讓他知道自己所擁有的專長,還能對社會有貢獻,受刑人的感謝信,堅定他以廚師為終身職業的信念。

從亞洲廚皇到豬腳食神,張智泉說,比賽時,他是靠意志力完成。每次比賽,他都要想1、2個月,還要畫設計圖,連做夢都在唸菜名。

上個月豬腳食神的比賽,張智泉在 3個小時內,烹調出萬巒豬腳和里港豬腳,並以配菜拼盤,做成太極圖案,取名「福爾摩沙的滋味」。他說,想到的是要把在地美食推展到國際。這麼短的時間,如果沒有意志力,很難完成。

「意志力」也是張智泉認為做廚師應有的重要態度。他說,現在的學生欠缺廚師師徒制倫理的精神,也因此欠缺專注的態度。如何成為「廚皇」與「食神」? 張智泉用他一生的故事,簡單的道出「態度」兩個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