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直航三輸:業者没獲利 旅客買不到票 空服員抱怨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12月18日訊】 (大紀元記者耿豫仙台灣台北報導)18日,立委朱鳯芝等邀請航空業者、學者共同探討直航落實困難原因。淡江大學的中國問題專家張武岳直接點出直航不平等、不合理的談判。三輸:業者没獲利,旅客買不到票,空服員抱怨,熱門航線人多,服務品質效益下降。

他表示,全世界按慣例,定期班機人員、貨物都可以中轉。在一票難求的熱門航點,能不能中途載客,增加業者營運,意義已不大,但貨物不能中轉就令人難解。他說,華航、長榮貨運運輸全世界排前十,業者不能靈活運用中轉載運更多的貨,就會增加了營運的成本,直接就反應在票價上。

國際航約航期没有任何規定不能貨物中轉,民航局副局長林信得也表示:「民航局往常對國際航權都以開放政策與其他國家協商,都能達到一定的成果,没有限制的規定。」但兩岸直航協議上桃園、小港機場,兩岸貨物卻不能中轉。

立委丁守中說,票價貴是供需的問題,一票難求,還要求降價是不可能的。賺錢的黃金點,去補貼冷門航點,業者平衡營運成本是可以理解。

但他強調,國際的慣例,包機轉定期航班,都允許人客轉機。轉機比直飛來得靈活,票價要便宜。但大陸到台灣的旅客不能從台灣轉機。台灣到大陸卻没有限制,使台灣喪失很多的機會,政府應該把握重點談判。

張武岳說,政府不要只強調談判亮麗的一面,應慢慢走向市場、制度上,別讓政策扭曲市場,限制航班,航空公司營運效益。

他強烈要求,四次江陳會協議前,應該將人員、貨物可中轉回到全世界定期航班的慣例。如民航局遲遲没有實質的解決問題的根本所在,不論立法院或民眾,都會認為民航協議是一個不平等,不合理的協議。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