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瘟疫史——麻瘋病

與文明相伴同行卻被文明排斥
font print 人氣: 1135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12月2日訊】雅典瘟疫被認為是史書最早詳細記載的疫病,但卻算不上最早留有記錄的疫病。人類文明史上最早留有記錄的疫病之一,便是麻風病(Lepra)。

在非洲的埃及,據考證公元前2400年的莎草紙書(Papyrus)中”Set”一詞,極有可能指的就是麻風;對埃及第四代法老王宮遺址的考古 發掘中,出土的陶罐上刻繪有類似瘤形麻風的”獅面”圖案,專家分析是對當時麻風病的一種描繪,經考古測定其年代約在公元前1411至前1314年間。

而亞洲的印度,成書於公元前1500至前800年間的印度《吠陀經》中,《梨俱吠陀》和《阿闥婆吠陀》裡都提到的”Kushtha”一詞,印度 學者認為即指麻風,並且出現時間約在公元前1400年。而《梨俱吠陀》的最終成書時間據考證至少應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也有學者提出,印度到了公元前 600年才有了關於麻風的可靠記載,因為當時的《Sushruta Samhita》一書中記錄了麻風病臨床治療的情況。

此外在西亞美索不達米亞的一次考古發掘中,人們從古巴比倫王國尼尼微城一個亞述巴尼拔皇宮遺址(建於公元前7世紀)出土瓦片上的楔形文字中,看 到驅趕麻風病人遠離城市的法律條文。中國的《戰國策》寫有殷商時期即公元前1066年”箕子漆身為厲以避殺身之禍”的事情,”厲”即麻風,這可能是中國歷 史上有關麻風的最早文字記載。其後,成書於春秋戰國時代的《論語》、戰國時代的《戰國策》、戰國至秦漢期間的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素問》等文獻當中,都有 大量關於麻風病方面的記載。此外,成書於公元前1000年至前200年間的《聖經‧舊約》中也有麻風病在西亞和北非感染人們的記錄。
  
鑒於亞非兩大洲存在上述大量的遠古記錄,同時現存文獻所能反映出來的歐洲有關麻風病的最早記錄,譬如古希臘文獻中記載公元前326年亞歷山大大 帝從印度返回時有人感染麻風病和古羅馬文獻中提到公元前62年龐培從小亞細亞率軍歸來時便有人感染了麻風病,較之亞非兩地晚了許多。因此,大多學者認為, 亞洲和北非是麻風病的古老發源地。有學者進一步認為,”印度、埃及、中國是麻風三大疫源地”,其中個別學者認為”印度是最早的疫源地”。

然而,就在人們早已普遍地接受麻風病由亞洲傳至歐洲、再由羅馬人帶給英國這一說法的時候,1980年專家們通過對在頓巴(Dunbar)意外發 掘出的一具童骸進行科學檢測發現,該名兒童的骨骼曾遭受麻風桿菌的嚴重侵蝕,斷定其死於麻風病,且死亡時間是在公元前2000至前1600年間。這一發現 使英國最早出現麻風的時間比原來的說法提前了1500年,不僅說明麻風病是通過其他未知途徑經歐洲大陸進入英國,甚至對麻風病起源亞洲說也提出了挑戰。
  
的確,世界上有關麻風病起源的地點、時間和原因的推測眾說紛紜。關於麻風病起源地點和時間的推測,多數認同最有可能源於南亞的印度,因為公元前 600年前的古印度文獻已經有了明確記載,有人甚至認為最早可前推至公元前15世紀,這一觀點的依據主要來自於前面提到的《吠陀經》成書時間。另有一些人 認為,麻風病發端於埃及,時間上至少在公元前1552至前1350年,然而這被認為只是一種很具想像力的猜測,因為從前面提到的莎草紙書成書時間來判斷, 似乎也不應如此確定。

更有觀點將此時間前推得更為久遠,認為早在公元前4000年,埃及就存在麻風病了,隨後印度和日本才在公元前1000年前出現麻風 病。也有人認為,此病約於3000年前來自古代文明的中國、埃及及印度等地,後來傳播到歐洲、亞洲其他地方,以及最終遍佈世界各地。但不管人們怎樣依據文 獻把麻風病的起源時間前推得多麼久遠,世界上仍有不少的古生物學家、歷史學家和疾病學家們對古文獻中所用詞彙,譬如埃及的”ukede”、猶太的 “zaraath”、印度的”kustha”以及中國的”大風”等,是否實際上都是指麻風病還是指別的疾病提出質疑。
  
引起麻風病的根本原因至今不詳,但儘管如此,人們還是認為營養不良、衛生狀況差、古老的結核病菌感染、酒精中毒、或許還有遺傳變異等諸種健康保 健和生活環境因素的綜合作用,可能助長了麻風病的產生和傳播。譬如古埃及公元前16世紀莎草紙書的作者認為,尼羅河水氾濫和人們不潔的飲食是導致感染麻風 病的重要原因。當然更有人認為,遠古人類同馴養動物密切接觸或許是感染麻風病的根本原因。他們通過對北美野牛的研究指出,麻風病來自人們對野牛的長期馴 養。《槍炮、病菌與鋼鐵》一書作者戴蒙德對人類馴化野牛的研究恰恰也對此提供了佐證。他指出:”遺傳分析表明,現代印度牛的品種和歐亞大陸西部牛的品種在 幾十萬年前就已分化了,比任何地方任何動物馴化的時間都早得多。就是說,在過去1萬年中,牛就已在印度和歐亞大陸西部獨立馴化了,而它們原來都是在幾十萬 年以前就已分化的印度和歐亞大陸西部野牛的亞種。”由此看來,印度記載麻風病患的歷史為何那麼久遠也就不難理解了。其他地方如北非的埃及,東亞的中國這些 有著悠久的野牛馴化歷史的國度,同樣可以把麻風病患出現的歷史追溯相當久遠的原因似乎也在於此。
  
麻風病可以說是人類史上分佈地域相當廣泛的傳染病之一,世界上幾乎各大洲都有過麻風病的傳播。
  
亞洲的麻風病傳播情況,被認為印度出現麻風病後不長時間,中國便成了下一個受麻風病傳染的國家。爾後,該病從中國傳到日本、越南,並逐漸傳遍了 東南亞。這是一種流行觀點,但對此讓人不禁質疑的是,印度同中國間隔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麻風病又是怎樣地翻越過這座山脈而在中國內地傳播的呢?是翻 越山脈的野牛成就了傳播鏈,還是人與人直接感染的呢?沒人對此提供確鑿答案,不過由印度經尼泊爾傳入西藏,這一點似乎已經被肯定。但另一種觀點認為,印度 傳入中國的路徑是先向東傳入中南半島,爾後再向北傳入中國,隨後經朝鮮傳入日本。這一觀點還認為,就在麻風病由印度傳向中國的同時,亦向東向南繼續擴散, 傳至南亞各國;向西則由印度經波斯、阿拉伯傳至非洲,再由埃及傳至歐洲。但麻風病由印度向西傳播,有觀點認為在傳入中國之前就已經通過商旅傳至西亞,並隨 之傳往北非,以埃及為中心進行更大範圍的擴散。這種觀點多有揣測成分,無從考起。
  
那麼,麻風病如何在北非流傳,爾後又怎樣傳入歐洲的呢?古老傳說中稱希伯來人是一個麻風病群體,埃及人騎馬經過他們的土地而染上了麻風病。因而 認為古埃及的麻風病來自希伯來人。另一種傳說則描述了相反情景,認為肯定是希伯來人出埃及時因遭到污染物的污染而感染上了麻風病。這些傳說從《聖經》中都 能找到痕跡。

麻風病傳出埃及後的進一步擴散,被認為同腓尼基人有關。腓尼基航海者漂洋過海,把麻風病帶入敘利亞及其他同他們經商的國家或地區,所以古希臘名醫希 波克拉底才把麻風病稱之為”腓尼基病”。公元前8至前5世紀,愛琴海地區戰爭不斷,並波及北非和西亞,有大量北非及西亞人淪為奴隸而被帶入希臘半島,因而 多數學者認為是希臘人將麻風病由埃及傳入歐洲的。當然,也有學者做出與之不同的推斷,認為麻風病約在公元前8世紀沿愛奧尼亞海岸傳播,而公元前5世紀則在 波斯傳播,到了公元5世紀後,隨著猶太人流落他鄉以及羅馬軍隊四處征戰,麻風病才傳播到了西歐並使之蔓延開來–先是在羅馬帝國的征服地西班牙、高盧,爾 後英倫三島也很快被傳染。
  
人類生物學家朱利葉‧羅伯茨(Julie Roberts)等多數專家認為,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印度時帶回了麻風病。地中海周圍地區是歐洲最早受麻風病影響的地區,爾後從地中海向西傳播。後來阿拉伯 人的入侵、十字軍征伐等都大大加重了歐洲的疫情,無任何地方倖免,甚至於王室也不例外。中世紀西歐宗教教規、教皇的規章和倫巴第國王羅薩爾、矮子丕平、查 理曼等君主們頒布的法律,以及一些麻風病屋的建造等,都足以證明當時歐洲麻風病疫情的普遍性和嚴重程度。
  
麻風病傳入英國,曾一直被認為始於羅馬時代,由羅馬人帶入英國。但前面提到的在頓巴這個地方發現的那具童骸,卻把英國存在麻風病的時間提早了 1500年,從而使麻風病進入英倫三島的時間變得無法確定。到了11世紀,英國的麻風病已經發展成為不列顛島上一場真正嚴重的瘟疫,以致首任諾曼坎特伯雷 大主教不得不於11世紀下半期在赫爾敦(Harbledown)建立起一個又一個的麻風病禁錮所。
  
整個歐洲的麻風病高峰期是在中世紀。13世紀初,蔓延開來的麻風病使這一時期的歐洲估計有19000個用於隔離的麻風病禁錮所。14世紀中期 起,麻風病疫情開始在歐洲中部和西部逐漸消退。16、17世紀之後,麻風病流行現象在北歐國家迅速減少;在南歐部份國家,這種迅速減少的過程則拖延得更長 一些。西班牙局部地區、葡萄牙、意大利和位於歐洲最東端的俄國南部地區,以及同歐洲有著歷史淵源且部份領土也在歐洲的土耳其,麻風病則依然流行著。到了 17世紀末,除少數幾個地方外,動輒感染麻風病的現象在歐洲已很罕見。及至18世紀,麻風病除在不列顛一度蔓延外,僅在設得蘭群島徘徊。19世紀挪威又出 現過一次疫情高峰,但到了20世紀50年代,那裏的最後一座麻風病醫院也歸於關閉。
  
就在歐洲疫情迅速減少的同時,麻風病在北非和東非、馬達加斯加、阿拉伯、波斯、印度、中國、日本、俄國、挪威、瑞典、意大利、希臘、法國、西班 牙、印度洋及太平洋某些島嶼,逐漸演變成為地方性流行疫病。其中太平洋一些島嶼遭受麻風病的襲擊,是19世紀初開始的。麻風病途經菲律賓,沿著太平洋諸島 向夏威夷挺進,同來自美洲的傳染源一同夾擊了夏威夷,隨後傳向新卡裡多尼亞,1912年又抵達瑙魯。在此後12年的時間裏,瑙魯有24%的居民感染上了麻 風病。
  
根據1975年泛美衛生組織的資料記述,美洲土生土長的印第安人原本沒有麻風病流行,到了15世紀末和16世紀初,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不 久,才由西班牙人傳入南美洲。1543年,哥倫比亞首先發現了麻風病人。此後歐洲殖民者販賣非洲黑人奴隸至美洲,造成了麻風病在南美傳播的擴大。以致美洲 大陸中部的墨西哥、西印度群島等地麻風病也開始盛行。即使位於北美洲偏遠地區的加拿大新布倫瑞克(New Brunswick),也發現了麻風病。在美國,麻風病的大多數病例發生在路易斯安那和加利福尼亞兩地,紐約、俄亥俄、賓夕法尼亞、明尼蘇達、密蘇里、卡 羅尼納、得克薩斯等地偶有病情報告。而美國的路易斯安那,麻風病自1758年以後始獲落腳點。人們普遍認為,西班牙人是美洲大陸麻風病的最早傳播者,其次 則是黑奴,因而麻風病向美洲大陸傳播的路徑,應該同殖民路線基本吻合。
  
大洋洲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麻風病,可能是16世紀經由西班牙和葡萄牙人帶入,也可能是由中南半島、印度尼西亞及波利尼西亞的移民傳入。此外,也 有由中國移民傳入的說法。至於各大洋中那些島嶼上的麻風病最早傳播者,則被認為是”地理大發現”時期來自歐洲的所謂”發現者”。
  
麻風病在中國,其病例主要集中地為沿海地區,以廣東、江蘇、山東等省的患者最多,其次是浙江、福建、廣西、上海、海南,以及雲、貴、川、藏、 湘、鄂、贛等地,而北方地區甚少。1949~1996年,全國累計發現的麻風病案例多達471254例,其中1956年全國約有登記病人38~39萬名。 全國麻風病發現率,以20世紀50年代中期為最高,達4.2~5.0/10萬。”文革”期間,一些地區的病人有所增多。全國麻風病患病率,以20世紀60 年代為最高,達0.21‰~0.24‰。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全國麻風病患病率開始逐年下降。1996年與1986年相比,患病率下降了82.3%, 與1995年比,下降了28.15%。但到了1996年底時統計,全國仍有6200餘病例。1997年又有1800多名新發現病例,個別地區在實現”基本 消滅”後又出現反覆。

就世界範圍而言,1909年時全球有近20萬例麻風病患,其中印度最多,有97340例,美國146例,巴拿馬運河區最少,有7例。世界衛生組 織提供的一組數字表明,20世紀末麻風病病例呈上升趨勢,1997年估計全球約有115萬麻風病患者;僅1998年當年就新增了70萬麻風病患者,結果使 得1999年世界上麻風病患者數量達到200多萬;隨後,2001年又新發現了近75.5萬個病例。到了2002年初,世界各地新報告麻風病例總數就有 65萬多例,其中印度、巴西、馬達加斯加、莫桑比克、尼泊爾等國占90%;進入2003年後,全世界每天仍平均有1600人感染了麻風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紐約州衛生廳日前宣佈,已證實4名上週居民,其中包括兩名兒童,在上週由於感染新型疫苗身亡,其中有兩起發生在水牛城地區。而在過去兩週裡,由於感染新型流感,住院人數上漲了3倍。僅在上週,大約313人由於感染H1N1入院,其中60%在18歲以下。紐約市衛生廳擔心,瘟疫可能已在醞釀之中。
  • 當今世上,看似文明進步,其實不然,道德江河日下,人心不古,世態炎涼、紙醉金迷,逐於名利,情欲沉淪、迷失真我。爾虞我詐、色情、暴力充斥,橫行霸道;偷竊、搶劫、貪腐、詐騙;黑心貨、吃喝嫖賭、吸毒、假冒,林林總總,無奇不有。洪水、颱風、地震、礦難、沙塵暴、蝗災、雪災、海嘯、瘟疫流感,層出不窮,天災人禍各地頻繁,中國大陸更是首屈一指的集大成者。
  • (大紀元記者李佳﹑施宇報導)近日中國大陸甲流疫情持續蔓延,而且呈急速上升趨勢。到目前為止,疫情遍及全國,一些省份的感染人數以十萬、百萬、甚或千萬計,死亡人數迅速增加,而且出現患者因實質性病變而導致「白肺」及嚴重腦炎,致使患者快速死亡的案例。而且病毒開始出現快速突變,傳染到多種動物體內。專家指出,甲流目前已經是瘟疫,開始在大陸爆發。
  • 2400多年以前的一場疾病幾乎催毀了整個雅典。在一年多的時間裏,雅典的市民們生活在噩夢之中,身邊強壯健康的年輕人突然發高燒,咽喉和舌頭充血併發出異常惡臭的氣味。不幸的患者大噴嚏,聲音嘶啞,因強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醫生發現用火可以防疫,從而挽救了雅典。
  • 據資料介紹,自1882年柯霍發現結核菌以來,迄今因結核病死亡人數已達2億。而今日重提防治結核病,是因為最新資料表明,全世界結核病人死亡人數已由1990年的250萬增至2000年的350萬。75%的結核病死亡發生在最具生產力的年齡組(15至45歲),全球已有20億人受到結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為1%,即每年有約6500萬人受到結核病感染。
  • 世界上又出現過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開始的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亞洲流感」、1968年出現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發生的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羅斯流感」。
  • 回溯歷史,雲南素有「瘴癘之區」、「瘴疫之鄉」之說。其實,「瘴疫」主要指的是惡性瘧疾和鼠疫兩種疾病。解放以前以至一百、兩百年前甚至更久遠的年代,肆虐雲南的疫病除了鼠疫和瘧疾以外,還有霍亂、麻風、麻疹等許多烈性傳染病和一般傳染病。
  • 霍亂最早在我省發生於1921年,當時正值世界第一次霍亂大流行及全國大流行期間,全省有3個市、縣發現,患者54例,死亡9人。

    1938年,滇緬公路通車,因日寇入侵中國,滇西大批人口流動,軍運頻繁,霍亂乘機侵入。霍亂從兩條公路傳人我省:一條從緬甸曼德勒傳人芒市、保山、大理等地;另一條繼川、黔、桂發生後,數週內就傳人昆明。7月15日,從貴陽開來昆明的一輛貨車駕駛員發現其患了霍亂,這是首例患者。40天後,在宜良水渡口又有一馬車伕及其妻子相繼患霍亂死亡。經查,原來該地有一條小路直通貴州,常有貴卅馬幫經此住宿所致。

  • 從古至今,人類遭遇了無數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別嚴重,對人類後代的影響特別大。我們盤點了歷史上十大影響最嚴重的瘟疫。
  • 在中國歷史上諸多王朝的末年都發生了瘟疫和各種災害。

    東漢後期,多次暴發大疫。而東漢末年,即公元217年,全國發生了一次非常嚴重的疫情,當時「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或闔門而殪,或覆族而喪。」疫病為害之慘烈難以想像。當時許多地方連棺材都賣空了,悲泣聲瀰漫四周,不管你是富人還是窮人都會傳染疫病,貧苦百姓無錢來埋葬家人,所以處處都呈現出「出門無所見,白骨蔽平原」,『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景象。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