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的笑臉會讓孩子的成績進步

今村曉 Imamura, Satoru 譯/ 呂孟娟
font print 人氣: 39
【字號】    
   標籤: tags:

這麼說可能有些突然,不過,「父母的笑臉能讓孩子成績進步」的確是不爭的事實。其實,孩子們一直都在仔細觀察父母的表情。

如果父母一直都是一副生氣的表情,孩子也不會覺得安心,還會陷入一種自己是不是不該存在的錯覺。
孩子心裡會擔心「我又要被罵了嗎」、「這次又會因為什麼事被罵呢」、「我要注意一點,不要讓媽媽不開心」,在家裡的心情也會變得很差。

若是孩子感受不到歸屬感,還要他拼命用功念書,恐怕也是一件難事。

責備孩子當然是必要的,不過,大原則就是一定要讓孩子心裡覺得很安心,讓他非常明白「我的存在是好的」、「我被父母認同」。

因此,父母平常得注意不要露出太可怕的表情,也要認真聽孩子說話,一定要讓孩子非常有安全感,讓他覺得「媽媽什麼事情都會聽你說」或「媽媽接受我」。

我自己也很注意這點,要讓孩子認為「在這間補習班很有安全感」。這是因為我認為補習班應該以作為一個孩子的歸屬地為前提。

如果我在補習班發現孩子無法融入這裡,我會對他說:「今天開始,你要擔任清潔組員,負責把書架打掃乾淨。」這並沒有任何特殊意義,只是任命他負責清掃工作而已。

我收他補習費,還叫他做這種工作,看起來好像很過份,可是,不可思議的是自從任命他打掃之後,不知道是他開始把補習班當成棲身之地,還是建立起安全感,從此就能適應補習班的環境。適應之後,其他的事就簡單了。

孩子自然而然開始用功念書,成績就會進步。

或許,人要感覺到「自己被需要」才是最重要的事。

即使擔任清潔組員這種工作,只要孩子認為自己被別人需要,就會在那個地方找到自己的容身之處。
為了讓孩子有安全感,父母、學校老師和補習班老師不能只讓孩子看見可怕的表情,溫柔的微笑是必要的。

大人只要帶著溫和的微笑傾聽孩子說話,孩子的成績就會開始進步,這的確非常不可思議。各位,最近您都用什麼樣的表情傾聽孩子說話呢?

摘自:《父母習慣決定孩子成績》大好書屋提供@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情緒的基石就是自我肯定、正面的自我價值、社交技巧及同理心。研究智慧的專家們強調,「心智力量」和計算、書寫、閱讀、說話及思考所用的「頭腦能力」是同等重要的。
  • 如果你希望看見你的孩子成為一個快樂、心理平衡的人,即使在我們這個知識日益複雜、生活節奏快速的時代,你還是應該特別留意他情感的世界,並有計畫地促進他的情緒智慧。
  • 當我看到小學生的父母時,總會覺得讀書好像當成懲罰似的,會強迫孩子讀書的家長還頗多。
  • 父母希望孩子能「專心」,這需要先了解孩子的成長過程才能加以教導。
  • 以前,曾經有一對姊弟來我們補習班上課,他們兩個都不太會唸書。小學的考試大多十分容易,隨便考都能拿到九十分、一百分。可是,這兩個孩子在學校的考試,一直都只考到二十分而已。
  • 為了讓孩子擁有責任感,不能讓他們有任何藉口。不想讓孩子把責任全推卸到其他人身上,首先父母就要謹言慎行,不要把責任推給別人。
  • 日前接到讀者來電問及孩子學習數學的問題,這位母親憂心忡忡的說孩子害怕數學,她希望我能幫忙找出解決的方法。
  • 在孩子面前稱讚現在學校的導師或補習班老師,孩子就會進步。光是讓孩子覺得「被這位老師教到一定會進步」,他的成績就會改善。
  • 遺傳學家稱,神童可以出自任何家庭,而知識份子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家庭出神童的概率更大。教育專家們認為,只有當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及學校老師等教育者能儘早地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並能施以有針對性的特別教育,充分培養和發揮孩子的先天優勢,鼓勵引導他們積極進取,孩子的天賦才不會被埋沒。
  • 小孩自呱呱墜地後,認識這個新的世界最快的方法就是問「為什麼?」這已成了小孩每天說最多的話。常有父母親不堪其擾而回應小孩:「不為什麼!」科學家表示,小孩常常會問「為什麼?」並不是為了要惹惱父母親,他們只是想要獲得正確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