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就是助己

李若水
font print 人氣: 22
【字號】    
   標籤: tags: ,

人活世間,朋友不可少,遇到煩惱,遇到挫折,遇到不如意,如果能有良師益友的確是人生一大快事。俗話說:「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每個人的心目中其實都希望能有一個寬鬆、和平的環境,只是因為有了善惡美醜,人們在選擇著為私還是為公,當人們普遍向錢看時,其實我們的整個社會生存環境已經在被不斷的破壞當中了,如果再這樣不斷的惡性循環下去,真的是很危險的。

中國大陸,中共不斷通過歷次運動用暴力、謊言、殺戮造就了一個人類史上從未有過的怪胎——黨文化。這個邪黨文化鼓勵人們為黨是尊,不管這個黨多麼「今天初一明天十五」、多麼反覆無常,你只能隨著它的方向走,這樣幾十年下來,大陸人的思維、行動方式已經沒有了準星,再加上近二十多年的只重經濟,不重道德的導向,大陸的整個社會人倫環境空前低下。那麼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下,我們只有走回到一條重道德的路上來才行啊!

重道德,最需要無私,我們先來說一下個體,一個個體隨著年齡的增長在人生的舞臺中不斷變換著角色,有的人對自己的要求很高,不斷的尋找著良師益友提高著自己,可是學海無涯,窮盡一生可能還是在個人的提高當中,這樣的人生可能通過自己境界的提升會給別人帶來一些益處,但也可能過於強調自我而有所損失,在某種程度上說,單槍匹馬是演繹不了太平盛世的。

一個個體非常懂的把好東西拿出來分享,非常有熱心與身邊的人共同提高,如果是在真理大道的指導下,某種程度說這也是教化的過程,也是助人助己的過程,展開了說,當你和身邊的人一起沐浴在真理當中,並且堅持下去,一定會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當人們同化真理、從善如流的時候,我們的整體環境才會越來越好啊!

幫助別人需要一點一滴、不厭其煩、潤物無聲,隨著自己與身邊的人在真理中不斷修正著自身的不足、化干戈為玉帛時,這個同化真理不斷龐大的整體就在改變著惡劣的人文環境,也就是開創著嶄新的美好世界,在這樣的整個過程中,幫助別人真的是一件非常快樂的事啊! @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每一個人都希望自己能獲得朋友,都希望友誼像溫暖的陽光一樣照耀在自己的心上。但不是每個人都能得到很多的朋友。
  • 從高中就接觸接觸石雕藝術,到後來全心投入雕刻創作,石雕是鄧善琪的最愛,他說,不會為比賽去創作,他會先觀照內心,再創作心目中的完美形象。鄧善琪說,幾年前他參與了南投中台禪寺佛像雕刻,對他幫助很大,學會沈澱心靈,靈感也就自然湧現。
  • 請你們轉告微博客方面的美國Twitter公司,微博客Twitter對中國大陸民眾很重要,請盡快推出簡體中文版本!謝謝,拜託了!

    正因為我們中國大陸很多很多民眾都能通過翻牆軟體正常使用推特,所以才請求你們幫助轉告給推特他們的高層,有了簡體中文版本也將幫助更多的民眾更方便地使用、更快、更廣的普及,此意義重大而深遠!至少英文版本用起來總歸感到很吃力,如果我英文水平好的話,我也可以直接發信給推特公司了,就是感到自己英文水平太差了。請你們一定要盡快辦好這件實事啊!再次深表謝意,拜託了!

  • 由法國建築師雅克‧羅格里設計的「海洋軌道器」(Sea Orbiter)雛形出爐。一旦建造完成,這個世界第一艘垂直式海洋勘探船將為海洋勘探寫下新的一頁,它可以地幫助科學家更方便瞭解海洋世界。
  • 近一段時間以來,從國外中文網站上看到的,從國內的朋友處聽說的,都表明大陸甲流疫情十分嚴重,死亡人數也遠遠超出預料;然而,查閱中共官方媒體,始終有一些數據藏在雲裡霧裡。人們所關心的到底有多少人感染了甲流、哪些地區較為嚴重、實際患者死亡人數、疫苗是否有副作用、政府採取了哪些有效措施等等問題,在官方媒體上仍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針對專家、民眾的質疑,12月1日,中共衛生部官員在媒體通氣會上信誓旦旦地表示,從沒有接到過隱瞞死亡病例的舉報或投訴。「如果是哪個醫療機構隱瞞不報,或者是某個醫務人員隱瞞不報,就要依法追究其責任。到目前為止,應該講沒有有組織、有計劃、有預謀的作假行為。」
  • 天氣驟降,怕冷的朋友不妨自行在家製作簡易的暖身禦寒好眠茶,適量飲用可改善手腳冰冷的狀況、促進血液循環幫助睡眠。
  • 在出國浪潮的驅使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想要出國深造以提升自身的競爭力。近年來韓國以其低廉的學費、較好的教育水準、較高的簽證率等因素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國留學生。要來韓國留學大家首要關注的應該就是費用問題,現在在網路上也有很多有關費用的資訊,不過很多資訊都已經很陳舊了。在本文中筆者詳細整理了有關留學韓國費用的最新資訊,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 當感情變得都能站在對方立場去圓融,不是總在意自己的失去而責怪對方:「你不應該去哪去哪,你應該留下來怎麼樣怎麼樣」、「你為什麼禮拜天不陪我,要和朋友去打球」、「為什麼你總是要去做那些事浪費錢、浪費時間」的時候,自然不會有那麼多歧異爭執。
  • (中央社記者陳思潔台北縣3日電)「媽媽,我不想住孤兒院。」甫喪偶的曉莉(化名),曾帶孩子站在孤兒院前,又不忍出養。在她無助時,獲得單親家庭中心社工幫助,今天她站出來鼓勵單親父母,勇敢尋求協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