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民族主義高漲 全球貿易戰蠢動

標籤:

【大紀元2月2日訊】〔自由時報編譯鄭寺音/綜合報導〕隨著景氣步入寒冬,全球可能重演大蕭條時代的貿易大戰,雖然程度不若過去嚴重,不過隨著民族主義抬頭、保護主義興起,各國設立貿易壁壘狀況恐將捲土重來。

華盛頓郵報1日報導,一九三○年,美國國會為保護主義之戰開響第一槍,通過禁止兩萬件商品進口,盼能挽救美國人工作;其他國家不甘示弱,也提高美國商品進口障礙,全球性商業陷入停擺。後來世界貿易組織等全球性組織為確保大蕭條不會重演,要求各國同意接受經濟約束,允許他們能在限制之內提高關稅,現在各國要一次提高多種進口商品關稅的難度增高許多,因此大蕭條時期深具破壞性的貿易大戰或許可以避免。

不過國際貿易與商業條約還是存在大得驚人的迴旋空間,迴旋空間成為兵家必爭之地,領袖們迴避規範,以較微不可見形式進行保護主義。

本週舉行的世界經濟論壇吸引全球領導人與企業主蒞臨,貴賓提出經濟民族主義日益升高的警訊,不過就算全球領袖大聲疾呼各國在國際舞台須有適當作為,回到國內,他們捍衛得卻又比誰都賣力。英國首相布朗就是一例。他1月31日發表激昂演說,呼籲各國保持自由貿易路線,回到英國後,政府卻又指引在全球營運、現獲紓困的銀行,先提高對英國企業與國民的貸款。

曾為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現為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經濟學的強森說:「你會看到越多領袖說出反對保護主義的言論,但真正重要的是政策。現在的跡象讓人擔心,他們可能不是這麼真心想停止保護主義。」

此外,歐盟已恢復發放部分酪農產品補助金,以保護成員國農民;去年11月15日,二十國集團在華盛頓簽署協定,同意不制定保護主義措施,為期至少十二個月,不過目前已有多個簽約國違背承諾。當IMF宣布全球貿易將進入八二年來首度緊縮之際,印度上月針對電子產品、玩具等進口商品提高貿易障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南韓去年貿易逆差133億美元  11年來首見赤字
去年上海外貿出口明顯回落9%
貿易便捷E化 簽審作業輕鬆辦
蓋特納:奧巴馬相信中國操控匯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