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隱:帶血的GDP

劉隱

人氣 1
標籤: ,

【大紀元2月5日訊】一場前所未有的金融風暴正在席捲全球,許多財大氣粗的發達國家也被搞得焦頭爛額無措手腳。

本人對經濟外行得很,因此,不敢妄談這次危機究竟源於何因,更不知當以何良策應對。但最近看到一些談論金融危機的文章,卻覺得很不是滋味。過去曾有人將中國的「小腳」「辮子」當作國粹來呵護,今天,似乎再無人幹這樣的蠢事了,但類似這種將自己的癰疽當作寶貝而加以炫耀的卻仍然不乏其人。

此類文章不無驕傲地說,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中,中國的經濟模式顯示出了無比的優越性,以至讓世界刮目相看,艷羨不已。

中國的經濟模式究竟是什麼呢?

有文章界定說:中國的經濟模式,即是以「半市場經濟半計劃經濟為基本特徵」,並指出它「迥異於西方世界流行的自由市場經濟」。

中國的經濟到底是什麼模式,這恐怕只有少數權貴和精英才能說得清楚。但如果不健忘的話,應該記得中國過去曾經長期以計劃經濟而自豪,把市場經濟一古腦推給資本主義,批得臭如狗屎,唯恐避之不及。直到改革開放之後,經權勢人物裁定,才算給市場經濟平了反,正了名。但就像變性人剛做過手術一樣,一下子要他或她以新的性別示人,總顯得扭扭捏捏不大自然。開始說市場經濟只是一種補充;後來又說市場經濟是在計劃經濟指導之下;再後來就給市場經濟戴上一頂「社會主義」桂冠。但究竟什麼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至今還未見有人給個準確說法。讓人記憶猶新的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後,當國外許多國家不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因而在貿易往來上設置種種壁壘加以限制時,倒是讓中國的政要們的的確確地急了個臉紅脖子粗。這時候,市場經濟一下子由「臭狗屎」變成了「香餑餑」,中國恨不能一下子踏進完全市場經濟的門檻。

讓人不解的是,轉來轉去轉了九九十八彎,時至今日,卻怎麼又成了「半市場經濟半計劃經濟為基本特徵」呢?這真讓我等草根細民一頭霧水摸不著北了。

中國是不是「半市場經濟半計劃經濟」姑且勿論,單說這市場經濟吧,它根本就不像一些人過去所說的那樣是什麼毫無計劃的自由發展。人家的政府並不是吃素的,財政部門也不是虛設,他們隨時隨地都在對市場進行規範引導宏觀調控。只不過在民主制度的國家裡,這種規範、調控,不是靠行政命令,更不是專斷獨裁,而是按照經濟規律以法行事。一旦離開了法制,失去了公平原則,市場經濟就失去了它賴以存在的基礎。然而,在專制獨裁國家,他們也搞所謂市場經濟,但無論其叫作市場也好計劃也好,都是在不民主,不公開,不透明,因而極不公平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在某種特定的時期特定的條件下,他們也可能創造出所謂的高速度,高增長,但為此而付出的代價卻是無法估量的。不僅當代人要承受其所帶來的災難,而且後世子孫也要深受其害;不僅要付出物質的代價,而且還要以生命作抵押。

中國這些年在經濟發展上取得了讓一些人驕傲不已的成就,GDP數字直線上升。這一現狀是否真的引得外國人大流口水不得而知,但作為一個中國人,本人身在其中,因而深受其惠,每天耳濡目染所見所聞,真令人觸目驚心寢食不安。

首先是資源被破壞。中國每增加一份GDP,所消耗的資源和能量,遠遠超出世界發達國家,就連一些落後國家也自歎不如。每挖一噸煤就得毀掉八噸煤,這是何等驚人的巨大浪費啊!這是發展嗎?準確地說,是破壞,是犯罪。猶如一個浪子忽然發現老祖宗埋在地下的寶藏,於是,便不顧一切地瘋狂盜掘,肆意遭踐,直搞得山崩地裂家園毀棄。他們自己的腰包倒是暫時鼓起來了,但不知將何以面對後世子孫?

其次是環境被污染。這些年由於環境污染,搞得人們水不敢喝,糧不敢食,菜不敢吃,日常生計和身心健康受到極大損害。據國家權威部門公佈,每年單是由於空氣污染所造成的健康損失,就佔到GDP的1.8%。另有調查顯示,雲南一家開工三年多,總產值六億多元的企業,所造成的污染損失竟然高達幾十億元,周邊兩三萬群眾生活受到威脅,需得花數年時間才可得以治理。還有一個產煤縣,幾個村莊被煤礦採空,水井枯竭,莊稼旱死,村子成了懸空村。村民多次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一直得不到解決。後來,村民乾脆自己護村,卻被法院抓走了7人,罰款800多萬元。這哪裏還是為群眾伸張正義的法院?這樣的發展究竟能給人民帶來什麼?有人不無調侃地說:「寧願騎自行車喝乾淨水,也不願坐寶馬車喝污水。」

再其次是貧富差距被拉大。記得改革開放之初,一位權勢人物曾信誓旦旦地說:中國不會出現百萬富翁。現實卻給了這位要人以響亮耳光,中國不僅出現了百萬富翁,就連千萬、億萬富翁也不鮮見了,這只要看一下每年公佈的什麼「福布斯」「胡潤版」就會一清二楚。基尼係數已經超過了國際公認的警戒線,中國用了世界許多國家需要幾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能拉大的貧富差距,只用了十幾年時間便做到了,這恐怕也算得上中國的一大特色了吧。當今,上不起學,看不起病,買不起房的貧困人口比比皆是,為此而走上絕路自殺身亡者每每見諸報端。人們沒了信仰,沒了依托,沒了遵循,精神家園一片荒蕪,殺人越貨、搶劫盜竊、綁架敲詐等各種刑事犯罪案件層出不窮。人們提心吊膽過日子,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貪污腐敗的橫行無忌也是一大成果。這裡,且不說那每年官場公款吃喝、公費出遊、公車消費近萬億元的揮霍;也不說各地政府大修衙門建造「白宮」動輒斥資數億元,行政辦公費用高出世界平均25%,單是外逃貪官所捲走的贓款就達數億美元之多。每上一個項目,每搞一項工程,必會造就幾個貪官;每搞一次「改制」,國有資產就被大量瓜分、侵吞。行賄受賄已經成為公行事務,權錢交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角落。貪官不除,國無寧日。每次的社會調查,腐敗都成為人民群眾最不滿意的一項。如果再不從制度上去根治腐敗,而只是空喊什麼「加大力度」,「源頭治理」,那麼,中國人辛辛苦苦多年所創造的GDP,恐怕就要被貪官污吏們徹底掏空了。

更為慘重的是千萬人的無為喪生。交通運輸發達了,而車禍卻頻頻發生,每天都有不少人慘死在「馬路殺手」的輪下。高樓蓋多了,不少卻成了「豆腐渣」工程。一個「汶川地震」,學校竟成了重災區,數萬名學生被壓死在廢墟之下。其他事故更是接二連三,一次死幾十人甚至上百人早已司空見慣。最不能容忍的是各種礦難的「前仆後繼」。每發生一次礦難,就有人「高度重視」,就要作「重要批示」。然而,礦難卻絲毫不給這些人「賞臉」,照樣我行我素地「光顧」,而且,發生的頻率愈來愈高,死亡的人數愈來愈多。我曾說,中國的煤炭已經被民工的血染成了紅色,而經濟的高速增長何嚐不也如此嗎?GDP的每一個數字裡,都凝聚著中國人的血。

無需再繁瑣羅列下去,單以上所述,就已讓人不寒而慄了。經濟的高速增長,自然是個十分誘人的目標,但若為此而付出慘重代價,尤其是以生命作抵押,那麼,這樣的經濟發展還有什麼意義?不是整天高喊「以人為本」嗎?人都沒有了,要經濟繁榮何用?更不要說還要人的尊嚴、民主、自由了。

「寧饑寒於堯舜之荒歲兮,不溫飽於當今之豐年!」@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中國GDP--好大的泡泡
澳洲420億澳幣 振興經濟
溫家寶結束訪英 經濟和人權問題未解
香港電盈傳裁減600人  工會擬罷工抗議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