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彈危機:人類的幸福還有多久?

人氣 2
標籤: ,

【大紀元3月2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孟倫編譯)在今年二月三、四號之間,一艘估計載有50枚核彈頭的英國核潛艇與一艘載荷量相似的法國核潛艇在大西洋深處撞上了。當二月十六日消息走漏、上了某家英國報紙版面時,兩國政府都很快聲明,潛艇上的導彈均安然無恙。

有些評論家估計,兩艘潛艇在如此廣闊的水域相交的機率僅為八千五百萬分之一,但意外還是發生了。

像這樣的導彈和與之相似的陸基遠程導彈還有數百枚,隨時準備發射。它們的發射過程如下:60噸重的導彈發射升空,然後衝出地球大氣層進入亞軌道,再以每秒4英里(6公里)的速度飛向目標。

接近目的地時,導彈前端會分裂成多個彈頭,每一個彈頭都載有比廣島原子彈爆炸威力大24倍以上的炸彈,且可獨自命中目標。多個彈頭重返大氣層後,從地面上抬頭望,景象猶如流星雨一般,然而一逼近卻是震耳欲聾的騰空烈焰。

這些導彈只有原始核俱樂部的國家擁有,分別是美國、俄羅斯、中國、英國和法國。為這些國家繼續擁有大型核武庫辯護的人說,這些核武提供的「威懾」作用,對穩定國際局面有不可泯滅的價值,且遠遠超過其風險。而不管是有計劃性的還是事故造成,要發射其中一枚或全部的導彈--在目前都是極不可能的事。

但是,兩艘在遼闊的海洋中幾乎不可能相撞的潛艇卻碰撞在一起,似乎在提醒人類:我們推測永遠不會動用核武的判斷是個謬誤。因為全球核武戰爭的威脅並不為零,即使每年很小的戰爭機率乘以若干年,也會增大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從數學上來講,注定如此。

然而,這不是純粹的邏輯遊戲。在千禧年的前十年出現了「大事」——從九一一恐怖攻擊到金融崩潰,正符合了所謂的「黑天鵝理論」(註一),難以預測、高度衝擊的事件已經帶來了危險。

在許多大事件陸續發生並改變我們世界的時候,我們仍像鴕鳥一樣,把頭埋在沙堆裏,禁錮著自己的思想,還習慣於將事物作簡單的歸類,一味將可能性較小的概率事件歸結為不可能發生。

在核武發展的短暫歷史中,已有多起計劃外、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件出現。對於核武,人類顯然過於掉以輕心。

1995年,因為與俄羅斯大使館的通訊失誤,致使蘇俄軍方將挪威海岸發射的氣象火箭錯認為正在逼近的潛艇彈道飛彈;上世紀八十年代,美國導彈防禦系統失靈,傳遞給官員的訊息是,對方先發制人的武器大舉來襲——這樣的錯誤訊息出現了兩次;最近則是2007年,一架美國空軍飛機飛越美國核心地區,渾然不知機上載有尚未引爆的彈頭。這些事件都被稱為荒謬離奇,但它們確實發生了。

今年發生的核潛艇碰撞事件被公開一天之後,來自非盈利的智庫--美國科學家聯盟的一位分析家公佈了通過資訊自由法而獲得的美國海軍情報檔。資料中顯示,俄國海軍在2008年進行的水下彈道導彈潛艇巡邏次數為十年之最,而法、英、中等國的核武潛艇也來共用水域。

在美國西部草原和俄羅斯的地下飛彈發射室,空軍導彈操作手日夜值班,其發射的鑰匙皆準備就緒。但核導彈沒有自毀按鈕,一旦發射,便無法挽回。

即使冷戰結束了二十多年,人類依舊過著三十分鐘內即可自我毀滅的生活。人類維護這些核武器必須付出的代價是一場豪賭:賭定極不可能發生的事將不會演變成無法想像的恐怖事件。而在最近這些令人緊張的事件過後,我們不禁捫心自問:這樣值得嗎?

註一「黑天鵝理論」:在1697年,探險家在澳大利亞發現黑天鵝之前,生活在十七世紀歐洲的人們都相信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黑天鵝」有著高度不可能事件所應具備的三個特徵:第一點是不可預知性;第二點是它所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第三點是,在此之後,人們總是試圖編造理由,通過這樣那樣的分析來作解釋,好讓整件事情看起來不是那麼的隨意就發生了,而是事先能夠被預測到的。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IBM研發全球最快計算機 保障美核武庫
以國會議員:單獨出兵反制伊朗為可能選項
六個大國磋商應對伊朗核問題措施
南韓堅稱:北韓不可能成為擁核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