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州衛生部回收部分密州產牡蠣

標籤: ,

【大紀元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王功成編譯)維吉尼亞衛生部( Virginia Department of Health,簡稱VDH)正在回收從密西西比州靠墨西哥灣水域一個河段收穫的牡蠣。

該部門表示,它正通知維州所有的貝類和食物經銷商,從密州靠墨西哥灣水域收穫的牡蠣與目前在田納西州爆發的諾瓦克病毒(norovirus,一種會造成人類腸胃炎的一群病毒)有關。

衛生部說本星期初,被召回的牡蠣應該從維州的大多數超市下架。

從維州、其他州、和密州2C水域以外收穫的牡蠣不在回收之列,可以放心食用。

這次有限範圍的回收,是衛生部在3月20日晚上宣布的,受影響的是從2月24日到3月17日收穫的牡蠣。這是在田納西州衛生官員的調查把密西西比州2C水域的生牡蠣和在該州爆發的諾瓦克病毒聯繫在一起後,衛生部採取了這一行動。在維州目前還沒有爆發該病的報導。

州衛生專員卡倫‧羅米力(Karen Remley)博士說:「基於在2C水域收穫的牡蠣感染了諾瓦克病毒的醫學證據,為慎重起見,我們採取這種予防措施。因為諾瓦克病毒傳染性很強,而從受影響水域收穫的牡蠣又在維吉尼亞州銷售,我們採取這一行動以保護公眾的健康。我們將繼續關注調查的進展,並相應地採取行動。」

3月21日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告誡零售商和飲食業者不要出售從2月24日到3月17日之間在2C水域收穫的牡蠣。食品與藥物管理局說它正在和密州海洋資源部(Mississippi’s Department of Marine Resources)合作調查可能的污染源。食品與藥物管理局並說它正在檢測從受影響區域收穫的牡蠣,並隨著調查的進展將繼續提供新消息。

諾瓦克病毒傳染的症狀包括噁心、嘔吐、腹瀉和胃痙攣。受影響的人經常感到低燒、打冷顫、頭疼、肌肉疼痛和疲倦。大多數人在感染後48小時內顯示出症狀,病症持續一兩天。但對小孩、老人和免疫系統弱的人病情可能會加重。

羅米力博士強調在維州收穫的牡蠣可以安全食用。她補充說維州衛生部的貝類衛生部門(Division of Shellfish Sanitation)定期檢查貝類收穫區域,監測水質,以確保維州的牡蠣和其他貝類的安全。40多年來,都沒有爆發過與維州貝類有關的經由食物傳播的疾病。

羅米力博士說:「維吉尼亞對它的貝類產業和與貝類經銷商的長期合作關係感到驕傲。我們將繼續與他們緊密合作,保護消費者和產業的健康。」

維州要求貝類經銷商明確註明帶殼牡蠣的來源。消費者在食用貝類之前應向零售商或餐館詢問牡蠣的來源。衛生部敦促消費者扔掉那些來源地不詳的牡蠣,或是從密西西比州2C水域收穫的牡蠣。當丟棄牡蠣時,消費者應該仔細地把手洗乾淨。洗手是預防諾瓦克病毒的有效措施。

在回收期間購買牡蠣的消費者應該與商家聯繫,確認牡蠣是否來自受影響的區域。

在回收期間吃過牡蠣、並有諾瓦克病毒症狀的消費者應該聯絡自己的醫生和當地的衛生部門。

維州衛生部提醒免疫系統弱的人,包括愛滋病毒攜帶者、慢性酗酒、肝臟、胃或者血液紊亂、癌症、糖尿病或者腎病患者,不管牡蠣的來源,都應該避免食用任何未加工的牡蠣。(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台活絡債市節省利息 公債買回制度23日起施行
補充包材質不可回收 近7成清潔用品錯誤標示
大溫哥華廢棄藥品應歸還藥房免費回收
美研究不可行/ NaBH4儲氫技術  我仍砸5.5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