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課教材(初級) :三字經 (二十四)

正見文化課教材編輯小組
font print 人氣: 44
【字號】    
   標籤: tags: ,

【原文】

夏(1)有禹(2), 商(3)有湯(4),
周(5)文(6)武(7),稱三王(8)。

夏傳(9)子(10),家天下(11),
四百載(12),遷(13)夏社(14)。

【讀音練習】

夏(xi□) 有(y□u) 禹(y□),商(sh□ng) 有(y□u) 湯(t□ng),
周(zh□u) 文(w□n) 武(w□),稱(ch□ng) 三(s□n) 王(w□ng)。

夏(xi□) 傳(chu□n) 子(z□),家(ji□) 天(ti□n) 下(xi□),
四(s□) 百(b□i) 載(z□i),遷(qi□n) 夏(xi□) 社(sh□)。
<--ads-->

夏(ㄒ一ㄚ\)有(一ㄡˇ)禹(ㄩˇ), 
商(ㄕㄤ)有(一ㄡˇ)湯(ㄊㄤ), 
周(ㄓㄡ)文(ㄨㄣ/)武(ㄨˇ), 
稱(ㄔㄥ)三(ㄙㄢ)王(ㄨㄤ/)。

夏(ㄒ一ㄚ\)傳(ㄔㄨㄢ/)子(ㄗˇ), 
家(ㄐ一ㄚ)天(ㄊ一ㄢ)下(ㄒ一ㄚ\), 
四(ㄙ\)百(ㄅㄞˇ)載(ㄗㄞˇ), 
遷(ㄑ一ㄢ)夏(ㄒ一ㄚ\)社(ㄕㄜ\)。

【字詞義解釋】

(1)夏:朝代名。
(2)禹:夏朝開國的第一個君王。姓姒。是顓頊的孫子,黃帝的玄孫。
(3)商:朝代名。
(4)湯:商代開國的君主。姓子,名履,又稱成湯。
(5)周:朝代名。
(6)文:指周文王。姓姬,名昌,商朝末年周族的領袖,建國於岐山下,稱為「西伯」。死後,被尊為「文王」。
(7)武:指周武王。姓姬,名發,文王的兒子。
(8)三王:並非實指三人,而是指夏、商、週三代的聖王。
(9)傳:傳位。
(10)子:兒子、子孫。
(11)家天下:指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國家就像自己的家產一樣,由子孫繼承下去。
(12)載:年。
(13)遷:改變。
(14)社:社稷(音記),指國家。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時候帝王、諸侯一定設有社稷之神,社稷隨著國家而存亡,故以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譯文參考】

夏朝的開國國君是大禹,商朝的開國國君是成湯,周朝的開國國君是文王和武王。他們都是夏、商、週三代時才德兼備的聖王。

夏代的君王把帝位傳給自己的子孫,從此以後,天下就像自己的家產一樣,由子孫繼承下去。經過了四百多年,夏桀在位,暴虐無道,因此商湯起兵討伐夏桀,得到天下,夏朝也就結束了。

【問題討論】
(1)怎樣的國家領導人值得老百姓的愛戴與敬重?可否舉你所聽過的例子(古今中外皆可)作說明?
(2)請比較「家天下」和「禪讓」的君主傳承製度有何異同?

* * *
【故事天地】

(一)大禹治水

鯀因為偷了天帝的息壤下到凡間防堵洪水,惹惱了天帝,在羽山被天帝派來的火神殺死。鯀的屍體經過三年不但沒有腐爛,腹中還孕育了一個新的生命。天帝派一個天神到羽山,用吳刀剖開鯀的肚子,竟然跳出一隻虯龍,就是禹。而鯀的屍體在生禹之後發生了變化,化為黃熊(一說是黃龍)躍入羽淵,消失了蹤影。

大禹接續父親未完成的遺志,要平息洪水。天帝還派了天神幫忙,伯益負責掌火,焚燒山林沼澤中茂盛的草木,驅逐禽獸,暢通水道;應龍幫忙測量,導引水路。治水初期大禹還獲得了兩樣寶物,一是羲皇所給的「玉簡」,可以用來度量天地;另一個是河精所授的「河圖」,記載所有的河川道路,用來觀察地形。天神、寶物的幫忙,再加上地上百姓的通力合作,大禹治水有了很大的成效,河川都順著水道流向東方的大海,而人類居住的土地也都加高了。

大禹平息了洪水,老百姓又回到平原上居住,過著安居樂業的生活,大家都非常感激他。因為禹的功勞太大,所以舜就把帝位禪讓給他。禹成為天子之後,定都安邑,國號夏。

禹即位以後,也想傚法堯舜的禪讓,臨死時把天下交給和他一起治水的益。但因為禹的兒子啟很賢能,百姓都很屬意他,啟只好順應民心,出來當國君。啟死後,把帝位傳給他的兒子太康。太康死後由他的弟弟中康繼位。就這樣世代相傳,從此天下就專屬一個家族的了。

(二)商湯滅夏

夏朝傳了十幾代之後,最後亡於夏桀的手裡。夏桀不知道修德勤政,只知吃喝玩樂,過著極為奢侈的生活,百姓苦不堪言,怨聲四起。後來成湯出兵攻夏,在歷山打敗夏兵,將夏桀放逐到南巢,桀就死在那裡。夏朝從禹建國到桀亡國,歷時四百多年。

成湯滅夏後,建立了商朝。成湯是一位能禮賢下士、體恤百姓的賢君。成湯時曾遭遇持續七年的大旱災,占卜後決定必須拿活人獻祭,才能求雨成功,解除旱象。成湯聽了,不忍犧牲百姓的生命,冷靜的說:「如果一定要有人做犧牲,那就讓我來吧!」並向上天懺悔,上天被他的誠意所感動,降下大雨,解除了旱象。

【心得寫作單】
(1)從夏朝的建立到衰敗滅亡中,你看到了什麼?君王修德重不重要?民心向背重不重要?
(2)從大禹治水的故事中,我們聯想到,在世界各民族的神話中也有類似的大洪水故事,找一找,寫下來,和大家分享你的故事。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