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羅紅玫願在美國推廣中國舞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之昊渥本鎮報導)中華藝術協會主辦的「第四屆紐英倫中華民族舞蹈比賽」於4月4日圓滿結束。評委是著名舞蹈家孟廣森、張慧穎和羅紅玫。每組比賽結束都由評委對每位參賽者一一講解其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而從紐約趕來的評委張慧穎和羅紅玫在講評時,更是現場親自示範動作,深獲家長學生的好評。

張慧穎和羅紅玫都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羅紅玫2002年獲該校舞蹈編導碩士學位,是北京舞蹈學院第一也是唯一的西人畢業生。她在中國生活了11年,除了創作舞蹈,獲得許多大獎外,還擔任電視台主持人,在中國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名人」。她目前在紐約大學教授中國舞。初見羅紅玫(Aly Rose), 就被她字正腔圓的國語鎮住了,還帶了濃郁的北京味,但最讓人感動的還是她對中國文化和舞蹈的執著。

張慧穎2000年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她的編舞作品多次獲獎,其中《大漠孤行》和《龍兒》被列為中國古典舞的經典作品,被收錄於舞評書籍《中國古典舞‧民間舞賞析》。《大漠孤行》的影視在網上十分流行,筆者第一次看時,還以為是位文化底蘊很足的中年編舞的作品,因為她把「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孤獨俠客的心理展現透徹。沒想到竟是這位開朗豪爽的年輕老師,而且是在她大四時編的,當年就獲「桃李杯」獎了。

談到本屆舞蹈比賽的情況,她倆都表示對學生的成績非常驚訝。張慧穎表示,「台上十分鐘,台下十年功」,孩子得每個動作,每個亮相她都知道背後的訓練程度。有一些動作是相當難的,而這些孩子只是週末排練2、3個鐘頭,只有內行人才知道這有多難。其中有幾個孩子可以跟北京舞蹈學院附中二、三年級的學生媲美,而附中的孩子是每天從早練到晚的。

羅紅玫認為,此地的孩子最大的缺點是對舞蹈內涵的理解。比如有個參賽節目跳的是祝英台,但是孩子對梁祝的故事不懂,怎麼能體會到人物的內心?所以跳出來只有動作,而沒有神韻了。舞蹈中的藝術表現力同樣重要,它是一個演員對各種舞蹈的理解,對身韻的體會和對整個故事背景的理解的綜合。

張慧穎表示,中國舞還有對身體控制的技巧,它跟我們中國的哲學都很有關係。道家、武術都是講用氣由內而帶動外,國內的舞蹈學生,包括她小時候,一個簡單的吸氣提沉、身韻組合,全班就要練兩年,才能把它練成自然,在台上做到一投手,一抬腳會那麼美輪美奐。張慧穎說,假如一個好的現代舞演員會把她的手臂分成十段,將每段肌肉骨頭都能很好的控制,而一個中等的中國舞演員就能把手臂分為一百份來控制;而一個一流的中國舞演員她的手臂是分成百萬份的,每一個細胞都能控制自如。

兩位老師都對中國舞在美國發展很有信心,但困難之一是如何教美國學生跳中國舞。,美國學生不像中國學生,中國父母肯花十幾萬送去舞蹈學校,有值得培養前途的孩子從大二開始就有一個團隊在後面為其服務,她自己又是要經過多少痛苦和近乎崩潰的訓練才能進入桃李杯大賽。優秀演員一畢業就是團級待遇,三房一廳。而在美國搞藝術是沒有錢的,純粹是出於興趣,這樣的學生能否適用國內的教材、訓練方法?

困難二是有多少美國大學的舞蹈系願意將中國舞列為課程?這是要經過長期努力,包括各種中國舞蹈團的演出成功,各類中國舞蹈比賽的成功,以及舞蹈系教中國舞老師的努力。

羅紅玫說,如果很多人喜歡中國舞,她在紐約大學的學生多起來,多到一定程度後,她可以向學校要求把中國舞列為舞蹈系的必修課,但這得慢慢來。張慧穎認為要從文到舞的結合,要培養孩子學中文,等他們學了中文,才能讀中國的詩詞文學;他們理解了文化,看中國舞時才能有共鳴,產生興奮點。也可以通過學舞,培養他們對中國文化的興趣。只要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崗位把該做的做好就行了。

希望這兩位有心在美國推廣中國舞的中西舞者能早日圓夢。◇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速報名中華民族舞蹈比賽
紐英倫中華民族舞蹈賽揭曉
郵筒盜竊猖獗 波士頓兩華商近期受害
MBTA橙線地鐵6月多日停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