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正梁中西醫園地

稚兒染疾 來得快去得也快

鄧正梁(正梁中醫診所院長)

【字號】    
   標籤: tags:

小兒「發病容易,傳變迅速」,是由於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稚陰稚陽是指小兒臟腑嫩弱,生理功能未發育成熟,因此抵抗力較差,器官代償潛力較小。所以,在這種生理狀態下,小兒不僅容易生病,而且發病後病情變化較成人迅速。小兒發病容易尤其表現在易患流行性疾病和「肺」、「脾」、「腎」三個系統疾病。 

小兒的抵抗力差,易於感染各種傳染病,如:麻疹、痄腮、水痘等,這也就是小兒患傳染病的機會比成人多的原因。小兒具有「肺常不足」,呼吸系統的發育還未健全,小兒患感冒、咳嗽、哮喘、肺炎等肺系疾病機會比成人多。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需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來取得,小兒生長又較成人為快速,脾胃消化的負荷相對較成人為重,因其脾胃功能尚未健全,消化腺發育差、消化液分泌少、消化道肌層不發達、消化活力弱等。

所以,小兒較易被飲食所傷,而損傷脾胃,出現嘔吐、泄瀉、厭食、積滯、疳證等常見的脾胃功能失調病證。腎為先天之本,小兒的生長發育、抗病能力及骨髓、頭髮、大腦、耳朵、牙齒等發育都與「腎」有著密切的關係,小兒具有「腎常虛」的生理特點,五遲、尿頻、遺尿、腦發育不全等均為小兒時期的常見病證。

小兒發病後病情變化迅速,主要表現寒熱虛實的迅速轉化,即所謂的「易虛易實,易寒易熱」。中醫辨證認為,小兒生病,邪氣易實而正氣易虛。實證往往可以迅速轉化為虛證,或出現虛實並見的情況。虛實並存,可為本虛標實、上實下虛等,如小兒泄瀉,初起多為受涼或受暑溼等或內傷乳食所致的實證,若失治誤治,則可迅速出現腹瀉脫水,甚或嚴重脫水導致休克的虛證;又如感冒,小兒易出現痰多、食物不易消化、驚厥抽搐等實證表現;若治療不當,易出現肺脾氣虛,平時食欲不振,容易感冒等的虛證。寒熱方面,小兒患熱病較多,易出現熱證;如本屬風寒感冒寒證,可迅速鬱而化熱,熱極生風,出現高熱驚厥、抽搐等實熱證候。素體陽虛小兒,可因急性熱病出現抽搐的實熱內閉證,迅速出現面色蒼白、汗出冰冷、脈微細等陰盛陽衰的極寒證,只因正氣不足的緣故。素體陰虛的小兒又易於陰傷陽亢,表現為邪熱不易消退。

小兒雖易為病邪所傷,但恢復也較成人快。如小兒肝炎、腎炎均較成人恢復快,痊癒者也多。且即使出現心衰竭、脫水、休克、驚風抽搐、昏迷等危重病證,經正確及時處理後也較易較快康復。這也就是中醫所謂小兒「臟器清靈、易趨康復」的原因。小兒臟腑清靈,病因單純,因此,只要熟悉疾病特點,掌握其表裡寒熱虛實和整體辨證法則,就可藥到病除,使其疾病較快康復。◇(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