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風暴 低成本生活6大猜想

標籤:

全球降息救市未果,上一周全球股市創下197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大周跌幅,市值蒸發6萬多億美元,國內股市滬指一周跌超12%,徘徊在 2000點、1900點的股市,頗有慘不忍睹的味道。

投資失利和高物價則把美國昂首奔向中產大道的白領們推進了柴米油鹽的無奈中。於是「白領」一個新的定義:每月發了工資,交了房租水電費,充了電話費,買了點生活用品,一摸口袋裏的錢,不禁感歎一聲:這個月的工資又白領了。

隨之而來的低成本生活成了時尚,而生活理財的最高境界是:既要節約省錢,又要享受生活,不當「苦行僧」。唱K、打球都不減少,只是換個白天時段;旅遊夢想繼續,只是避開黃金周;該買的東西不心疼,只是處處刷卡,計算積分……

猜想 1

租生活開始流行

全球物價都在瘋漲。油價漲、日用品漲、燃料漲……似乎一切都在不斷地漲。於是,要狠下心來買一樣新東西,似乎確實要猶豫一陣。但是,現在就有一個好的省錢秘笈——不買,就去租吧!如今,在法國和美國很多地方,「租生活」正走俏呢,早就成為時下外國的一種時尚……

對於國內消費者來說,租生活也有望流行起來。不過,這種「暫態消費主義」的特別之處在於其所有權的不固定,你可以通過互聯網或類似機構,以租賃或交換的方式暫時擁有一件物品,並在不需要的時候解除對它的所有權——無論是在工作時還是休閒時,抑或是衣食住行方面。也只有在現代科技將人與人的交流互動提高到這樣前所未有「零距離」的時代,「暫態消費主義」才能在服務業領域發揮出其獨特的魅力。

流行指數:★★★

猜想 2

能拼的全都拼

這些年,從兩家人「拼」著接送孩子上學回家,兩個人拼著合租一套房解決住宿,到拼餐、拼車、拼遊、拼購、拼卡、拼寵物、拼學、拼友、拼職……「拼客」成了年輕人字典裏的常用詞。而2008年,拼婚風潮把「拼客」們將求實惠、求方便、求節儉的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拼婚啦,有沒有難兄難妹要拼在一起辦婚禮的?」「我們要結婚了,不過結婚開銷之大,實在無法承受,有誰有意和我們拼婚,以便節約開支。」這是網上帖子,略顯苦澀而無奈,網路成了合夥辦婚禮的媒介。

時下,網上這些「拼客」帖子,往往會引來諸多跟帖。畢竟如今年輕人結婚動輒都得10多萬元。經濟壓力不小的准新郎新娘樂得一「拼」,「拼婚」、「拼蜜月」 是不錯的選擇。希望花最少的錢,辦一場溫馨得體的婚禮。在婚慶場合,幾位新娘「共用」幾套禮服和婚禮用品。這樣可節約婚禮花銷,是婚禮資源的再利用,「拼婚」一般能省下2萬元人民幣。

流行指數:★★★★

猜想 3

舊貨店火起來

大百貨公司生意冷清,許多「二手貨店」卻生意紅火。這正是國外的寫照。據外電報導,紐約一高檔「二手店」老闆說,前幾天進來一名女士,先生是雷曼兄弟公司前員工。儘管雷曼破產降低了她的生活水準,她還是花499美元買了條裙子。老闆說,同樣的裙子,如果在專賣店買,可能要花2500美元。
而國內的奢侈品粉絲們,如果你確實對LV、GUCCI等名牌包包嚮往已久但又囊中羞澀的話,那麼也不妨去二手包包店裏碰碰運氣吧。據說目前京城的部分二手名品店的生意比平日好了3倍。

流行指數:★★★

猜想 4

「另類投資」火起來

隨著金融市場的動盪,外電報導美國一些投資者開始摒棄股票和債券,轉而在另類投資中尋求避風港,比如香檳、停車位、牲畜,甚至連漫畫書都成了投資的熱點。現年49歲、家住亞特蘭大的安迪。皮克最近避開股市,轉向「流動資產」——在香檳酒上投資12萬美元。他買了400瓶香檳,大多是1996年產的陳年佳釀,他說計畫把這些酒在自己手裏一直擱上10年或者15年,然後賣掉賺上一筆。他還說,收益肯定比看著美林的月度報告要高。

在市場下挫後,供暖空調公司的總裁、現年56歲的史蒂夫。波爾特投資了房地產,但卻不是常見的房地產種類。他用2.9萬美元買了一塊停車位,然後對外出租。而現年49歲的審計師佩吉。帕克斯轉而投資一種不同尋常的牲畜。她投資5.6萬美元買了一小群羊駝,她認為羊駝比大部分共同基金的前景都要好,因為這種動物有極強的繁殖能力。

也許國內的投資者也不妨考慮考慮,你看潘家園等特色市場不是頻繁舉辦各類收藏投資展嗎,而且每每人頭攢動。

流行指數:★★☆

猜想 5

公交成出門首選

有錢時,出門不是開車就是打車,然後再花大把大把的銀子在健身館裏保持身材。手頭拮据,就來點實惠的。

記者的朋友張先生就自行實行單雙號,他擺出了三大好處,首先走到公車站和地鐵站的這段路程當做是用來鍛煉身體的機會,這比花上好幾千塊錢去原地踏步既經濟又實惠;其次油價高漲,每天選乘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也是最務實的方法;最後,響應國家號召,乘坐公交,也是環保舉動,可減少交通流量,美化城市環境。

流行指數:★★★★

猜想 6

自己動手最光榮

記者的朋友在紐約工作,近日回京探親,朋友告訴記者,雖然他們的工作依然穩定,但是在經濟危機的大背景下,節約成為他們生活的主旋律。「過去去星巴克喝咖啡是件很平常的事情,而如今2美元一杯的咖啡我也要考慮考慮,最近乾脆買了台咖啡機,我算了算,自己煮咖啡,每杯成本才幾美分。」
「自己動手最光榮」也成了不少國內消費者的最愛。「我買了麵包機,自己動手做麵包;我買了豆漿機;看我昨天做的提拉米蘇」……在不少生活購物網站上,這類帖子很受歡迎,其中年輕人占了大多數。歸其原因正如一位網友表示:「自己動手不但便宜而且味道足。」

流行指數:★★★★

(本文轉載自致信網)

相關新聞
義美總經理:金融風暴下 神韻教化人心
神韻台北三場爆滿 忘卻金融風暴不安
不景氣越要知道的省錢術(6)
創造綠色世代  政府可以做更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