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采風──飽覽歷史厚度

文/ 張庭卉 攝影/蘇玉芬

人氣 10
標籤: ,

前言: 走過歲月一府二鹿三艋舺,曾經是繁榮商港的鹿港,留下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底蘊。走入鹿港彷彿走進歷史的縱深,無論是廟宇建築、節慶習俗、飲食小吃都值得遊客踏訪。


曾經繁榮的鹿港,留下了許多傳統文化的底蘊。

鹿港城隍廟
創建於清朝乾隆19年,鹿港城隍廟,由泉州府晉江縣石獅鄉分香來台,至今已有200多 年歷史,已經被列為三級古蹟。鹿港城隍廟有許多傳說,城隍勸人改過向善的精神也深深的影響了陸港的居民。榮譽主委蔡金星表示,早年如果村庄裡有人遺失東 西,失主即約眾人到城隍爺前「坏粗糠」,眾人均將滿滿畚箕的粗糠倒在城隍廟之一角,希望小偷趁大家不注意時將贓物放回粗糠中,讓小偷有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


鹿港城隍廟創建於清朝乾隆19年。

鹿港民俗文物館
沿著中山路向各古蹟巡禮前進,首站來到「鹿港民俗文物館」,文物館主建築洋樓是明治時期的建築,整棟建築宏偉瑰麗,另一棟古風樓是屬於傳統的閩南建築
「鹿港民俗文物館」是辜氏家族於民國62年捐贈出來的,館內收藏品從清朝到民國初年的民俗器物共6千餘件,代表著「鹿港期」的文化。


「鹿港民俗文物館」建築宏偉瑰麗。

龍山寺
建於明朝永曆七年,是開台最早的佛寺,已列為第一級古蹟,建築雄偉莊嚴,古樸中透著一股幽靜,是台灣三大古剎之首,素有「台灣紫禁城」美譽,寺內一座古鐘「龍山曉鐘」曾是鹿港八景之一。龍山寺前埕右方有一座聖紙亭,用來燒廢棄文字紙張,表示對古人倉頡的尊敬。


龍山寺戯台美麗的藻井。


龍山寺素有「台灣紫禁城」美譽。

丁家大宅
步 出文物館,對面就是鹿港僅存的進士第-丁家大宅,這棟俗稱「三坎三進二院」的三開間連棟式街屋,是清朝時期街屋建築。原來是一家商舖-新協源,而且是三家 店面的四合院,建築配置上依序為:一進為店舖,設有樓井;二進為照廳是住家;三進則是大廳,後院二道隘門,形成二個院子,是典型防禦盜匪的設計。


丁家大宅是鹿港僅存的進士第。

天后宮
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是台灣唯一供奉湄洲祖廟開基聖母的寺廟,分靈至各縣市多座大廟宇,經年香客絡繹不絕將整個街道擠得水洩不通。週邊可賞玩的東西還相當豐富,像是燈籠、木雕、字畫、刺繡、製香、製扇等技藝都是很值得一看的。◇


天后宮是台灣唯一供奉湄洲開基聖母。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福哥迷彩遊記】台南縣白河鎮
重慶古鎮千足蟲肆虐 村民頭皮發麻
鹿港城隍廟辦城隍廟大會師 呈現傳統特色
古蹟與藝術的饗宴 真善忍美展鹿港奇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