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印英經濟普現趨穩跡象

標籤:

【大紀元5月30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木風華盛頓報導)美國第一季度經濟收縮幅度減小,日本4月份工業生產增長強勁,印度第一季度經濟增長速度超過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醒各國央行制定回攏資金的計劃。

*美上調一季度GDP數據*

很久了,投資人就怕星期五。各種負面消息接踵而至,人們不敢讓股票在手中度過一個週末。他們總是選擇在星期五拋售,到下個星期看市場行情而決定動向。

不過,這個星期五看來氣氛有所不同。美國商務部修改了一季度GDP數據,從上次公佈的萎縮6.1%上調到萎縮5.7%。雖然上調的幅度沒有多數專家估計的大,但他們依然感到滿意。

瓦喬維亞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西爾維亞(John Silvia)在發給美國之音的評論中表示,這個GDP報告提供了經濟好轉的新證據。最終銷售數據在改善,企業庫存下滑有所放緩,生產盈利明顯增加。這為今後進一步改善提供了基礎。

大和證券(美國)的首席經濟學家麥克.莫蘭(Michael Moran)的看法稍有不同。他對美國之音說,消費者支出的增長幅度低於預期,企業庫存的跌幅雖然比原來估計的小一些,但庫存的跌勢並沒有停止。不過,莫蘭對第二季度經濟進一步改善還是很有信心的。

*二季度或進一步改善*

他說:「我認為,第二季度可能會看到GDP再次收縮,但收縮幅度會比前兩個季度大大縮小。我估計,收縮幅度為1.5%。進入下半年,經濟很可能會出現正增長。」

莫蘭的觀點跟全國商業經濟學協會星期三公佈的專家調查得到的多數觀點大體是一致的。這項調查顯示,主流專家的看法是第二季度經濟收縮幅度是1.8%。下半年,GDP會出現小幅增長。該協會會長克里斯.瓦維瑞斯(Chris Varvares)對美國之音解釋說,經濟在第二季度的收縮幅度會大幅縮小主要得益於庫存的恢復和新房動工率趨穩。

「有幾個因素會導致二季度GDP收縮幅度顯著減小。主要是企業庫存投資的跌幅大大減小。這部份急劇下滑是第一季度GDP大幅收縮的主要原因。這個情況在二季度就不同了,企業庫存投資將會為GDP做出正面的貢獻。再一個因素是新房動工率正在從下滑轉向原地踏步,這個方面對GDP的拖累也會減小。」

在經濟學家們日漸樂觀的同時,美國消費者臉上的愁容也有所消退。路透社和密西根大學聯合編製的5月份消費者情緒指數上升到68.7,略高於專家預測的68,達到過去8個月來的最高點。

*日印英傳出好消息*

好消息還不止於此。經濟衰退的重災區日本傳來消息說,4月份,日本的工業生產比三月份大漲了5.2%。這個漲幅是56年來最大的。印度也報告說,一季度經濟增長了5.8%,超過了專家預測的5%。極其疲軟的英國房地產業也爆出了令人欣喜的消息。英國的房屋價格在5月份意外增長了1.2%。這是房價連續兩個月回升。英國的消費者信心也上升到11個月來的最高點。

*各央行要考慮貨幣回攏*

鑑於世界經濟出現穩定的跡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斯特勞斯.卡恩星期五提醒世界各國政府要考慮如何回攏投放到經濟中的巨額資金的問題了。卡恩說,前一段各國政府增加開支,刺激經濟是必要的,「現在,我們必須開始考慮如何處理各種成本」,回歸到「可持續的」債務水平問題的時候了。

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統計,20國集團和發展中國家今年拿出的刺激經濟的資金佔它們的GDP的兩個百分點,明年佔1.5個百分點。很多經濟學家都擔心,如此巨大的資金如果不能夠在經濟復甦以後及時撤出勢必會造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大和證券(美國)的首席經濟學家莫蘭告訴美國之音,如何及時回攏資金已經擺在各國央行的面前。

「美聯儲也非常關注『撤離計劃』。我們在美聯儲官員的公開講話中和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會議記錄中多次看到他們對這個問題的討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卡恩是在提醒大家未雨綢繆,早做打算。奧巴馬政府也在考慮這個問題,打算逐步減少赤字。」

不過,莫蘭還表示,現在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的復甦勢頭還不確定,政府資金不能過早撤離,否則就可能扼殺剛剛萌芽的復甦,造成二次衰退。

相關新聞
Fed︰經濟仍有大幅向下風險
美經濟數據不佳  復甦長路漫漫
歐洲央行:2010年已開發國家經濟復甦可期
奧巴馬期許通用克萊斯勒更精簡  避談破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