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癌細胞結構有何不同 原子力顯微揭謎底

人氣: 10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5月9日訊】(大紀元記者鄧振糧編譯報導) 儘管科學家已經知道癌細胞與正常細胞的生理特性不同,但是對其中的詳細情況,如細胞的表面結構差異,還是不得而知。在最近的《自然奈米技術》(Nature Nanotechnology)雜誌上,科學家發表了對正常細胞與癌細胞不同表面特性的測量結果。

這個由美國克拉克森大學(Clarkson University)奈米工程與生物技術實驗中心研究人員組成的研究小組,對子宮頸細胞表面特點展開了研究。克拉克森研究小組發現的刷狀構造差異,幾乎無法以光學或電子顯微鏡定量觀測到,然而大多由微脊(microridges)和微絨毛(microvilli)組成的刷狀物,卻是細胞與環境互動的關鍵構造,像是一種感應器。

該研究小組發現正常子宮頸細胞的刷狀物只有單一的一個厚度,即平均2.4微米(即百萬分之一米),而子宮頸癌變細胞的刷狀物則有兩個典型的厚度,即2.6微米與0.45微米。他們的分析同時還發現,較厚癌細胞刷狀物的密度是正常細胞的一半,而較薄癌細胞刷狀物的密度是正常細胞的兩倍。


顯微照片顯示正常子宮頸細胞(右)與癌細胞的不同表面結構。(網絡圖片)

克拉克森研究小組的上述發現是通過高解析度原子力顯微鏡(atomic force microscope)得到的,這種高解析度顯微鏡可測到奈米的微觀,還可觀測活體細胞,曲解率很低,操作方便又省時。

在此研究之前,科學家均將細胞表面當成是平的,但克拉克森大學的這項研究揭示了,細胞表面其實是不平的,呈現毛刷表面起伏不平的狀態。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