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寧: 「削富濟貧」豈能解決官民衝突

劉軍寧

人氣 4
標籤: ,

【大紀元6月18日訊】近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關於二○○九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工作的意見》。這個《意見》表示,相關行政部門正在研究物業稅方案,並將擇日開徵。這個《意見》還透露,國務院將加快出台《關於加強收入分配調節的指導意見及實施細則》,用行政權力來改變國民收入分配。很顯然,在經濟危機給土地財政帶來的重大壓力之下,政府試圖加大從民間汲取財富的力度。政府財稅部門還一直在等待時機給物業稅、遺產稅、資本利得稅、奢侈品消費稅、環境稅、贈與稅等頒發出生證。一串長長的新稅種正在排隊等待光臨納稅人。相關部門的體制內專家也分別對加強收入分配調節、擴大與加強稅收進行大力論證,並提出種種必要性。然而,這些必要性是否成立,卻值得分析。

重稅只會遏制內需

「必要性」之一:據稱,加大稅收、用行政權力調節收入分配有利於擴大內需,拉動中國經濟走出危機。據體制內的專家稱,改變國民收入分配格局也將是刺激內需增長的一項重要基礎工作。可是,為什麼內需不足?表面上看是消費率過低直接造成了內需不足。然而,中國的民眾為什麼消費率過低?一是因為他們手頭的錢少。二是對自己未來的經濟狀況沒有信心。重稅將使納稅人更窮,對未來更沒有信心。一個多月前,美國福布斯雜誌再次發佈最新的各國稅負排行榜,中國排名亞洲第一,世界第二。中國從上榜以來一直是居高不下。在高稅收低福利方面,中國名列世界各國前茅。上述一系列稅收推出之後,中國納稅人的稅負就重上加重,需求也必將進一步萎縮。所以重稅將遏制內需,消減信心。

必將加大貧富差距

「必要性」之二:據稱,中國貧富差距顯著,加大稅收、剝奪富人可以縮小貧富差距。然而,這個差距不是像宣傳的那樣存在於窮人與富人之間,而是存在於政府與民眾中間,其原因也不是市場經濟造成的,而是由制度性的腐敗和權力介入導致的。經濟學家陳志武的研究表明,國有制、極強的政府管制以及不受制約的行政權力,是導致貧富差距惡化的根本原因。通過國有制讓政府直接代替市場進行資源配置,這就等於把全國老百姓的資源都交給不會被問責的當權者去支配。然後,這些機構再把集中控制起來的這些資源和發展機會優先分配給那些有權力、有關係的地區和個人。行政權力掌握了所有重大的經濟資源和項目審批權,這也逼著每個想發財的人只能走官商勾結的道路。結果是權力越集中的地方財富也越集中,收入金字塔結構與權力金字塔完全同構。於是出現了這樣的民諺:「城市像歐洲一樣,農村像非洲一樣,官員像大款一樣,農民像難民一樣」。老百姓的財富長期增長緩慢,其原因不是富人拿走的太多,而是政府拿走的太多。難怪納稅人有這樣的感受:再窮不能窮政府,再苦不能苦幹部。如果進一步用權力來取代效率,必將進一步加大貧富差距,尤其是官民之間的貧富差距。

社會矛盾由官商勾結引起

「必要性」之三:據稱,用權力進行收入再分配有助於緩解社會矛盾。這一判斷認為收入差距過大必將積聚、誘發諸多社會矛盾,必將導致社會不安定。然而,目前的社會矛盾不是貧富差距引起的,而主要是官商結合和權力不受制約引起的。所以,說收入差距擴大造成社會矛盾加劇是張冠李戴。在中國歷史上,從未聽說輕徭薄賦、讓利於民導致政治不穩定,從來都是橫徵暴斂、竭澤而漁、強權苛政,導致民眾鋌而走險揭竿而起。最近發生的鄧玉嬌殺惡官案及其所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就是一個典型。

不受約束的專橫權力在作祟

在中國,不論是貧富衝突,還是官民衝突,其背後都是不受約束的專橫權力在作祟,不論這種權力是政治的,還是經濟的。所以,解決問題的辦法,不是用重稅剝奪,不在於權力主導的再分配製度,而是在於限制專橫的權力,不論是政治的,還是經濟的。如果專橫的權力得不到約束與制衡,二十年前發生的事件,以後還將發生,甚至正在發生,以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地點,因為不同的導火線,呈現出不同的規模。

解決貧富矛盾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一種是通過剝奪,把富人變成窮人,就像中國的紅色革命所做到的那樣。今天,也有許多人主張用變相的剝奪(高稅收)來把富人變成窮人。如果富人被剝奪殆盡,中國的分配結構將成為沒有塔尖的金字塔,所有人都將再次淪為中低收入的窮人。還有一種就是把窮人逐步變成富人或比較富有的人,方法是給窮人提供充分的經濟自由和產權保障,通過法治來防止富人對窮人的侵害,為窮人變成富人提供充分的制度和政策環境。

削富補貧等於抱薪救火

官民衝突可以說是中國數千年歷史的主調。但是,由於官民衝突往往穿著貧富矛盾的外衣,於是,許多人認為,解決貧富矛盾的方法就是解決官民衝突的方法。但結果是,貧富矛盾因為戰爭與革命而暫時得到解決,官民衝突的脈絡卻從未中斷,兩者往往緊密地糾纏在一起。用削富補貧的辦法是基於錯誤診斷基礎上的錯誤藥方。這種思路無異於抱薪救火、飲鴆止渴。中國在二十世紀的最昂貴的革命就是以解決貧富矛盾和官民衝突的名義發動的。當今,隨著國企搶走民間創造財富的主要商機,稅務拿走了散落在民間的大筆財富,官民衝突必將愈演愈烈,必將產生權力汲取財富的意外惡果!

--原載:《動向》,2009年6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軍寧:為什麼老百姓的財產不必公開?
劉軍寧:官員財產公開,不難的「難題」
工會法部分條文 勞團抗議殺很大
馬政府週年負債6千億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