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笑式捉弄 對孩子性格培養有好處

font print 人氣: 619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新迪編譯報導)如果你的孩子在玩耍的時候被同伴捉弄的話,不必擔心,這對他性格的培養是有好處的。

新的研究發現,被人捉弄打趣、以及被別人叫什麼外號,對年輕人來說都不是壞事,因為這樣的「遭遇」會有助於他們和別人相處融洽,從而培養他們社會交往方面的技能。甚至長遠來看,這些「遭愚弄的人」更有可能因此會成為日後的領導人物。

北威爾士班戈大學的艾琳‧黑瑞博士(Dr Erin Heerey), 對美國加利佛尼亞的一組在校大學生進行了一項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學生 「遭受取笑」的經歷,卻使得他們成為更好的朋友人選。

幾年之後,研究人員又對這群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曾是被別人當作開玩笑對像的學生,已經在擔任領導角色了,並且仍然是被當作開玩笑的對像。

黑瑞博士說,玩耍戲謔只是學生階段正常的生活片斷,而老師們不應該去制止。她說,捉弄會讓孩子們自己察覺到如何更靈活的運用自己的肢體、聲音和各種面部表情去表達微妙之意。」

在悉尼Qurky兒童診所工作的兒童心理學家金伯莉‧歐布萊恩(Kimberley O』Brien)對此研究的發現亦有認同感,她表示,打趣開玩笑有助於孩子學會不要把自身看得的太重。

「他們會學到如何應對玩笑式的批評…這將對他們以後的人生相當的有用。」 她補充說,被捉弄的孩子往往最終會擔當領導角色,並且能以機智的話語來應對捉弄,使自己的適應力變的很強。」

全國防恃強凌弱中心的經理桑德拉‧克瑞格(Sandra Craig)說,捉弄開玩笑是大家通用的日常語言交流的一種表現。不過得適度(比如在捉弄與欺侮之間是有明確界限的)而且,在孩子們成長過程中,他們就會認識到這一點的。

14歲的麥爾(Lewis Maher)說,他的一個朋友長著紅色頭髮,他就經常取笑叫他「紅髮人」; 馬魯拉(Mark Marula)也是14歲,有時就被人說成是長了個「猴樣」。他們倆都表示,這只不過是夥伴間的打趣,沒有任何傷害之意。(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澳洲每年155億澳元的教育出口市場繼續暢旺,並沒有受全球經濟衰退的影響,在3月份的關鍵入學期間,就讀澳洲大學和職業培訓院校的海外學生取得了創記錄的20.8%年增長率。
  • 澳洲頂尖大學之一的悉尼大學正在發起一項340萬元的計劃,幫助貧窮孩子享受高等教育。悉尼大學採取這一行動,是因為有預測顯示聯邦政府將會懲罰那些沒讓來自劣勢團體的學生入學的學校。
  • 澳洲全國(初)中小學語文數學統考(即NAPLAN--National Assessment Program – Literacy and Numeracy) 是聯邦政府按一整套標準對全國中小學3、5、7和9年級生的語文數學能力進行的年度考試,其目的是為提高全國中小學生的讀寫和算術能力。
  • 兒童早期教育事關孩子一生的發展,而提高教育者素質,重視教學兩方面方式方法的改善是提升目前整體教學水平的關鍵,這是澳大利亞教育專家泰勒(Collette Tayler)教授在上月召開的澳洲兒童早期教育現狀及政策改革系列研討會上提出的觀點。
  • 澳洲已經經過數十年努力,以圖提高貧窮家庭學生上大學的比例,開展了很多次戰役,但都失敗。研究顯示澳洲貧窮家庭學生受高等教育的比率亟待提高。
  • 澳洲副總理吉拉德在對美國聽眾的演講中表示,澳洲教育有嚴重的公平性問題,過多的貧困學生集中在一小群成績不佳的學校。
  • 六月三十日坎培拉消息,新的調查統計資料顯示,近三分之一的澳洲學童就讀私立學校,資料並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家長選擇讓不讓其學齡孩子到公立學校就讀。
  • 一項新的研究揭示澳洲女大學生的數量很可能繼續壓倒男生。
  • 一個變革性的、通過僱用新的「特級教師」改善表現不佳的學校的計劃,遭紐省教師工會的排斥。教育部長吉拉德(Julia Gillard)在週五透露,該計劃是被各省廳長們看好的,視為「教育改革」現代化計劃的一部份。
  • 澳大利亞留學市場的貪婪和肆無忌憚的經營,導致留學生特別是印度學生深陷留學移民黑市:假結婚、偽造英語成績、假冒課程。從前備受青睞和尊重的留學教育蛻變為移民集中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