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就業力調查 雇主學生認知落差大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7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思宇台北27日電)青輔會調查顯示,在「高等教育能培養之就業能力」項目的「穩定度與抗壓性」方面,在校生有90%、大專就業青年有73%自認已具備,但雇主認為具備者只有27%,雙方認知差異極大。

青輔會今天舉辦「98年大專青年就業力現況調查成果發表會暨座談會」,與會者包括青輔會副主委林辰璋、中央大學副校長李誠、信義集團人資長黃慧珠與青年代表銳綸數位執行長鄭緯綸等。

青輔會是在今年初對大專校院在校生、大專就業青年、大專校院職輔人員與企業雇主作問卷調查,抽樣誤差在一定公式,以95%信心水準為計算。

調查結果顯示,「高等教育能培養之就業能力」項目中,「了解並願意遵循專業倫理與道德」方面,在校生自認具備者有93%、大專就業青年為81%,但雇主方面認已具備者只有45%;在「高等教育應加強培養之就業能力」項目中,「穩定度與抗壓性」方面,有76%企業主認為要加強,但在校生只有23%認為需要。

李誠分析結果時表示,雙方認知差異極大,顯示企業主所認為學生已具備與學生自認為已具備及要再加強的就業能力不同。他建議,在校生大三時,應設職涯發展的必修課程,但要強迫學生一定要上,來幫助學生規劃職涯,勞委會也應提供更多就業資訊。

李誠表示,大學教育是在教導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此可以應付瞬息萬變的社會,而不是技能 (skill),現在許多技職校院只教技能,容易窄化學生學習,這些學生未來應該繼續進修,增強自己競爭力。

黃慧珠表示,現在學生的優勢是能用網路收集資訊,也很有熱情、創意十足、聰明,機動性與可塑性又高,但是由於環境太好,換工作的藉口很多,有人30幾歲就換10幾個工作,原因是志趣不合,她就很難接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