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露:中國大躍進─大饑荒必受歷史的審裁

─評宋永毅、丁抒編的《大躍進─大饑荒:歷史和比較視野下的史實和思辨》

梁露

人氣 32
標籤:

【大紀元7月29日訊】這本由兩位海外研究中國當代史的知名學者主編的上下兩冊、一百萬字的巨著(香港田園書屋二○○九年出版),是目前海內外第一本研究中國大躍進──大饑荒的學術論文集。這本論文集中的部分學術論文和研究報告來自由美國二十一世紀中國基金會等二○○八年十月在美國西東大學(SETONHALLUNIVERSITY)召開的題名為《中國的歷史教訓和未來挑戰:紀念大躍進五十周年和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的大型國際學術研討會。另外的論文則是近三十年來海內外研究大躍進──大饑荒最新成果的精選,共有論文六十餘篇,其中不少歐美學者的英文論文也已經譯成中文收入。可以一點不誇張地說:一卷精彩的文集在手,被掩蓋的多年的歷史真相在握。

在探索真相的基礎上深刻反思

二十世紀的共產革命當中有過這樣一句名言:「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對於中國共產革命在二十世紀對中國人民和整個人類帶來的苦難和悲劇,這句話同樣是十分適用的。對於這樣一場不僅在中國歷史上、也在整個人類史上罕見的人道災難,作為編輯的兩位學者,恐怕他們在今天能做的也只是通過這種形式來忠實地記錄歷史,以及健全我們民族的集體記憶而已。尤其在中國的某些執政者有意無意地?淡和抹殺著整個民族對歷史真相的記憶,許多年輕人早已不知道中國大陸在五十年前還有過這樣一場大災難。今天,重讀這些論文和記載,對任何人都應當有著反思的特殊意義。這本作為全世界歷史上的第一個以大躍進∕大饑荒為主題的論文集,可能也正是這樣一種沉思和反省的結果。作為一個讀者和那段歷史的親歷者,我當然也是為此感到由衷的欣慰。

讀完全書,還為此書高水準的學術編排所折服。全書分為「『自然災害』和人口損失」、「從鬧劇到悲劇」、「大躍進──大饑荒和毛澤東的責任」、「中共各級領導在大躍進──大饑荒中的角色」、「公共食堂、糧食政策和大饑荒的關係」、「歷史和比較視野下的思辨」、「大躍進──大饑荒和當代中國的政治變遷」、「饑荒記憶和研究綜述」和「災難實錄」九大部分。每部分由四至十篇論文和研究報告組成。這樣,不僅把大躍進──大饑荒的起源、發展在中國當代史上的歷史持續性的脈絡清晰展現,還把這一發生在中國的歷史事件和世界上、尤其是國際共運中的大災難做了橫向的比較。例如,美國斯瓦斯莫學院歷史系教授李明珠是英文學界研究中國饑荒史的專家,她的英文論文《從歷史和比較的角度分析大饑荒》指出:在明清兩代,中國的皇帝視自己為百姓的父母,對賑災和荒政無不盡心盡力。僅清朝,皇帝們因為自然災荒而發的「罪己詔」就達三百多次。一九五九──一九六一年的大饑荒完全是「人禍」導致,但是毛澤東及中共的執政者從不發「罪己詔」,比封建皇帝大為不如。李明珠教授進一步對比了中國的大饑荒和前蘇聯在烏克蘭的大饑荒,指出:數百萬乃至數千萬人的餓死畢竟是專制政權的錯誤政策所致,還因為饑荒發生後他們都刻意「保密」,寧可餓死成千上萬的老百姓也要保密。

大饑荒確切死亡人數和毛的責任

對於大饑荒中毛澤東的責任,海外大饑荒網站(www.chinafamine.net)的主辦人金和輝博士在他的論文《力倡與小糾:毛澤東在大躍進中的政策認知和選擇》裡作了較為仔細的分析。他認為:「毛澤東對大躍進政策及其後果的認知,大體上經過了相互關聯三個階段。從一九五七年十一月到一九五八年十一月,這是『力倡』階段,他通過大力倡導浮誇風、共產風等等,大搞群眾運動,調動熱情,排除反對,認為可以藉此創造趕美超英的經濟奇蹟。從一九五八年十一月到一九五九年六月廬山會議前期,屬於『糾正和檢查』階段,他對前段時間狂熱政策小作調整,整頓組織,展開核算,自以為可以藉此發現真實的躍進成果,並且加以鞏固。第三階段是廬山會議衝突之後,他自覺已無退路,既要維護大躍進政策的正確性不容懷疑,同時又不得不對災難性的現實後果作出讓步,於是他採取了自欺欺人的認知策略,一面做現實退卻,一面用謊言來維護自己和黨的權威。」

有關大躍進──大饑荒造成的人口損失,是該書著力探討的又一重點。中國原新華社高級記者、現任《炎黃春秋》副社長楊繼繩的論文以《大饑荒期間中國的人口損失》為題,算出了一九五八──一九六二年間各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和少出生人數分別為三千六百萬人和約四千萬人。整個大饑荒使中國損失人口大約七千六百萬。在這一論題上,文集?海內外著名學者丁抒、曹樹基、金輝、邵燕祥等人的論文也都有翔實的論述,但都大同小異地認同二千萬到五千萬左右的非正常死亡人數。

轉自《動向雜誌2009年7月號》(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曉波:毛澤東如何殺人--讀楊繼繩的《墓碑》
還原中國現代史(八) 窮兵黷武,餓殍高野(3)
胡平:從經濟狂想到政治狂想(上)
朱萬利:永遠不能安息的四千萬冤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