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統戰部長離港 香港媒體評價不同

標籤:

【大紀元8月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海濤香港報導)中共統戰部長結束香港之行返回北京。香港立場不同的媒體發表了不同的評價。杜青林結束了在香港的三天訪問,星期六上午返回北京。杜青林在香港的活動和日程安排緊湊,沒有公開對媒體發表講話,只是星期六離開酒店乘車前往機場時對守侯多時的記者說了幾句話:「我說大家辛苦啦!感謝各位的理解和支持!朋友們再見!」

*杜部長打開窗簾,顯示親民?*

其實,表示理解和支持的多是親北京官員和人士,以及包括媒體在內中資機構。文匯報星期四報導說,杜青林「掀車簾揮別記者 部長顯親民作風」。報導說,杜青林平易近人,「每逢有內地或外地領導人訪港,所乘坐的車輛的車窗都會裝上窗簾,令外人無法一窺內裡究竟。日前抵港的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長杜青林的座駕亦有同類安排。不過,杜部長昨天下午離開下榻酒店時卻主動拉開車窗窗簾,滿足記者拍攝的要求,盡顯親民作風。」

開放雜誌執行編輯蔡詠梅說,文匯報的報導是給部長幫倒忙。蔡詠梅說:「杜青林這點小動作就已『很親民』了。那些沒有小動作的高官又是甚麼樣子?我覺得,文匯報這篇報導,如果真是這樣說,就是丟他們的丑,而不是真正的表揚。」

蔡詠梅說,至少部長們這些官員可以向最「親民」的總理溫家寶來學習。

一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中國問題評論員對記者說,中國古代有欽差坐八抬大轎巡視,有冤民攔轎喊冤,大部份欽差都不理,傲然而過,只有一名欽差掀開轎簾,看了冤民一眼後揚長而去,後來有抬轎者把這名欽差大人說成是親民的好官。

而蘋果日報則發表多篇文章,批評杜青林來港不見民主派;北京把統一台灣的工作重點放在了香港。

*觀察人士:杜青林應學習毛澤東*

蘋果日報發表中國問題觀察員李平的文章說,統戰部長來香港只聽順耳之言,是嚴重失職。文章說,中共前領導人毛澤東曾說,統一戰線的原則有兩個,第一是團結,第二是批評、教育和改造。

香港的那位中國問題觀察人士說,不管第一還是第二,你都需要接觸;沒有接觸,就沒有團結,也就沒有批評、教育和改造。李平文章還說,五年前,當時中共統戰部長劉延東來香港,還見了今天的公民黨余若薇和梁家傑等泛民主派人士。李平文章說,中共統戰官員都應好好學習他們的領袖毛澤東的遺訓,「解決問題還要找右派,不能放棄和右派的接觸」。

時事評論員李怡尖銳批評了香港電視媒體TVB,把這家媒體說成了CCTVB。 李怡說,杜青林何許人也?相信在他這次來港之前,香港極少人知道,但他抵港那天CCTVB的新聞卻以頭條報導,這關乎香港的公眾利益嗎?李怡說,中共統戰部甚至共產黨在香港基本法中有法制地位嗎?答案都是否。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只能承認香港某些傳媒已經放棄公眾利益或興趣的新聞基本守則、淪為權力的附庸了。」

關鍵詞: 香港,統戰部,杜青林,親民,中國統一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北京當局忌諱胡耀邦忌日 民間自發悼念
港伊院插錯喉 盧寵茂:有清晰指引醫護不應不知
香港大學學費連續3學年每年加5.5%
朱銘「黃雨衣人」雕塑被搬離 康文署稱有「安全隱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