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搞清你的帳號 德難阻私人信息濫賣

標籤:

【大紀元8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鍾靈德國報導)經常被推銷產品的電話騷擾是件煩心的事。但要是知道自己的電話號碼是怎麼落入這些廣告公司之手時,就不僅僅是一件鬧心的事了。8月12日,北德電視台(NDR)的一則報導中顯示,記者花幾百歐元,在幾小時之內就買到了幾千個詳細的個人信息數據,包括姓名、生日、地址、電話號碼以及銀行帳戶信息等等。此消息讓德國民眾嘩然。如何保護自己個人信息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科爾內爾先生(Koerner)是一個普通的德國居民。一年半前,在網絡上購買樂透獎券時,提供了他的個人信息。此後不久,他就經常接到惱人的推銷產品電話。根據北德電視台的報導,記者非常容易地從互聯網購買到科爾內爾先生的個人信息,其中包括銀行信息,當然是通過非法途徑。記者說:「提供信息的賣家在突尼斯。他們自稱,手中掌握了超過150萬個來自德國居民的個人信息。」

記者懷疑,他們的信息是從電話服務中心(Callcenter)工作人員手中購買來的。這些工作人員私下拷貝他人的個人信息,然後出售給一些不法之徒牟利。這種猜測得到了曾在電話服務中心工作的梯格爾(Tiegel)的證實。他在北德電視台的節目中還表示,一些公司得到人們的銀行信息後就會直接給他們寄合同或者不經同意從他們的帳號上扣款,這些公司中就有諸如網上樂透等博彩公司。

在德國,電信局、房東、保險公司等等和客戶通常是用自動抽款來結算費用,這些公司一般都瞭解客戶的銀行信息。如何阻止公司員工把客戶的信息私下拷貝後出售已經是一個大問題。

漢堡消費者中心的卡斯特羅女士表示,民眾自己要有自我保護意識。不要輕易透露銀行信息。如果碰到一些強行推銷的電話,要向消費者中心舉報。一旦發現銀行帳號中有不明金額被扣,一定要在第一時間聯繫銀行,讓他們把錢追回來。

一年前,德國第一個私人信息非法濫賣事件被曝光。當時,一個電話服務中的工作人員給基爾的消費者中心寄去了一個光盤,裡面有1.5萬個私人信息,其中包括他們的地址和銀行帳號信息等。這一事件引起了德國政府的高度關注。

為了截止個人信息濫賣潮,2009年7月,德國政府通過了一個新的保護個人信息法,在這個法中規定,沒有當事者的許可,傳播他人私人信息是違法行為。此法將在今年9月1日正式啟動。德國信息保護專員沙爾先生(Schaar)表示,僅僅通過一個法律是不夠的。德國政府還得僱傭人手,才能夠打擊這種濫賣行為。否則,通過的法律就可能成為一紙空文。

另外,八月初還通過了一個保護個人信息法:電話推銷產品時必須顯示推銷員的電話號碼,以便民眾投訴。同時,民眾有取消電話購物合同的權利。不過,要取消合同時,民眾已經把銀行信息給了對方,信息流失已經在所難免。看來,最好的辦法是不要輕易給出個人銀行信息。◇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德國一週政治經濟簡訊(8/10-8/17)
德國8月投資人信心 3年來最高
國際社會援助台灣受災地區
德國北威州發生槍擊案至少4人死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