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癌症威脅一些野生動物的生存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8月22日訊】(美國之音記者:斯格布爾巴爾的摩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說,因癌症而去世的人占全部死亡人數的百分之13。研究人員說,在某些野生動物中,比率也類似。癌症甚至可能導致某些物種滅絕,這是野生動物保育工作面臨的困難。

許多美國人是1957年頭一次認識塔斯馬尼亞惡魔的。在那部卡通片裡,惡作劇的兔八哥乘著降落傘,到了塔斯馬尼亞島。

兔八哥:“怎麼回事,鱷魚?你在躲誰?”
鱷魚:“塔斯馬尼亞惡魔出來了。快跑,快跑,逃命呀!”
兔八哥:“塔斯馬尼亞惡魔?那又怎麼著?一個塔斯馬尼亞惡魔就能惹出這樣的騷動?”

兔八哥知道了,那就是袋獾,它只出現在塔斯馬尼亞島上。它尖耳,尖齒,黑眼,還有一身粗糙的棕色的毛。儘管卡通片裡那個塔斯馬尼亞惡魔在好萊塢歷久不衰,但真正的塔斯馬尼亞袋獾的數量卻已經由原來的15萬隻,減少到不足一半了。

病理學家迪尼斯·麥卡路斯說,這是一種傳染性面部腫瘤帶來的後果:“腫瘤細胞經由袋獾互相撕咬打架,由一只傳給另一只。腫瘤細胞經由撕咬傷口進入袋獾體內。然後癌細胞就在那裡長大。”

麥卡路斯是野生動物保育學會全球健康計劃的首席病理學家。她和其他動物保護人士擔心,除非立刻採取措施,否則這個物種將面臨滅絕命運。

她說:“有人建議,將一些還沒有受到感染的袋獾隔離飼養,以保全這些物種,直到找到治療方法為止。”

麥卡路斯發表研究文章指出,因為某些原因,有關動物癌症的知識,還非常零散:“動物居住在廣袤的熱帶草原、叢林或棲息在海底。因此,去接近這些動物,瞭解它們的疾病和影響是一項挑戰。”

她在文章中還談到其他一些嚴重問題。例如,生活在海洋中的綠龜患了一種導致皮膚和內臟腫瘤的疾病。加州的海獅患了一種病毒引起、流行極廣的生殖器腫瘤。這種疾病會影響海獅的繁殖。另外,小腸癌成為北美洲聖勞倫斯河口的白鯨的第二號殺手。

她說:“17年的研究發現,這裡的白鯨比其它地方的白鯨更容易患上癌症。我們一直懷疑,這樣高的罹患比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這片水域受到有毒物質的污染。在這個河口,某些污染物質和人類罹患的癌症也有關。”

麥卡路斯說,這些污染物沉澱在水中,就進入了食物鏈:“白鯨吃下水中含有高濃度污染物質的淡菜時,就攝取了這些毒素,一般認為,白鯨患癌症與此有關。”

麥卡路斯說,她的研究文章引起了新的討論:“我們希望從保育的角度來觀察癌症問題,真正瞭解癌症甚麼時候和是否對於野生動物的數量發生重大的影響,以及我們是否可以減輕導致動物患癌症的因素,例如環境污染。

麥卡路斯呼籲擴大對癌症的監控和偵測。她說,這樣做不僅是為了防止野生動物生病,同時也有利於人類生態的研究,提高人類的健康水平。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讓癌症消失的飲食合併療法(2)
治癌不是夢  研究發現殺死乳癌幹細胞化學物
癌症治療新楔機 發現可殺死癌症幹細胞的化學物質
早期攝護腺癌─該不該治療?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