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Know How,更要Know Why!

Know Why 新創業家!(4)

典型的Top-Down決策

台灣新創意學導師/李文龍

人氣 1
標籤:

我曾經接觸過台灣一家有兩百家門市的通訊連鎖,透過公司人力部門的瞭解,他們希望有一家顧問公司可以使他們達成在經濟不景氣時,年度業績還有5%的逆勢成長,並且希望協助他們全體的門市人員一起達成。

我們感到很奇怪。問對方:「5%是如何擬定的呢?」

他們回答是上級設定的目標,雖然上級知道不景氣,但很希望努力達成這個目標。

我接著問:「5%有何根據呢?有和區經理、主任及各店長溝通過嗎?」

答案是:「沒有!這是他個人的目標和指令。」

這就是典型的Top-Down的決策,而且還是盲目的決策。

5%的業績如何達成,不能是沒有根據的設定,必須根據市場景氣、競爭狀況、消費能力及意願、行銷策略、促銷活動、商圈耕耘、人力資源與訓練、激勵策略等一切因素綜合研究其可行性。

到底5%的逆成長可不可行?即使5%是一個不可懷疑的目標,但當業績分配到各店,各店的店長可能也不知如何達成它,因為他們不懂如何做單店的經營計劃、商圈耕耘計劃、顧客回流計劃……區經理、店督導也不知如何做區域行銷計劃。

當業績目標由公司上層主管訂下來之後,沒有細部的執行計劃,也沒有由下而上的店計劃,像這樣的組織和企業,雖然是販賣新科技產品,但卻是十足落伍的公司。一旦公司垮了,或是業績衰退了,到底是誰的錯?是要裁員工?還是裁CEO?或是高階主管?

如果一個廚房裡掌廚的廚師就是老闆,而不是一顆螺絲釘,如果一個分店的店長就是老闆,那麼他們才可能有一天成為真正的老闆。

立場不同,態度也不同!

我曾經開過燒烤店、便當店,以及英文補習班作為副業,其中最讓我傷腦筋的就是一家強調營養均衡的便當店,因為每天必須要為營養均衡的菜色設計傷腦筋,而且在巔峰時間,短短兩至三個小時內要做出六、七百個便當,還要在中午十二點三十分前送達,工作非常的緊張,再加上做便當的生意是一個微利的事業,所以必須仔細的控制各種成本,並且要每天研究變換菜色,雖然有賺錢,可是卻很辛苦。

店裡本來有店長,也有主廚,都是我在其他餐飲事業的多年夥伴。後來我覺得這份事業對我來說,太辛苦,太費神,我又無法每日在現場管理,因此我向店長和主廚們提議,如果他們能夠完全替我分擔店務,我就發給他們紅利。

前一個月,這個提案發生了一點激勵作用,他們也比以前賣力,但是一個月過後,他們的熱情及積極度就降溫了,再加上其實還是存在很多問題,諸如採購、人事流動、客訴等都要向我報告,我必須親自幫他們處理,而且因為我還有其他公司的工作,分身乏術之下,我最後決定以主廚可以負擔的價錢,讓主廚自己經營,讓他自己負責盈虧。

在主廚未成為一個老闆前,他每天如同上班族一樣,只做好分內工作,並未積極思考節省成本、人力及變換更好的菜色讓客人滿意,然而當我把店交給他完全經營後的第二天,他的做事態度馬上改變,他主動積極去尋找更低成本的資源,主動積極思考菜色變化及各種節省成本和人力的方法,最後我們發現由他自己來經營,所得到的利潤比以前更多。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瞭解,當一個員工成為老闆後,當他獲利了,等於他得到更大的獎賞,但一旦虧損了、犯錯了,他也必須負全部責任。立場不同,態度不同,馬上就有不同的做事態度、方法及結果。

宏碁電腦創辦人施振榮曾說:「要分才會拚,要拚才會贏。」如果你認為員工都不如你,那麼你的企業就不會進步。反之,如果你認為每個員工都勝過你,那麼企業會更進步。

就讓員工自己獨立,就像讓每個部門形同一個分公司、一個利潤中心,讓他們自己負完全的責任,當然他們也可以享受分紅與認股的報償。

讓公司裡的每個人都有夢,而高層主管只要發覺有夢想的人,鼓勵他們逐夢,並且跟進這些有夢的人。如3M的前任CEO Lew Lehr就說:「我們學習如何去跟隨那些跟隨夢想的人。」(We learn to follow the fellowers who follow dream.)

一個好的組織裡的CEO及領導,並不見得是一個組織中才幹最強的,但他一定是一個好的激勵者和鼓勵冒險及創新者。@待續…

摘 自 《秒殺創意──Know Why限界突破 困境不敗》寶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提供

寶瓶書BAR http://aquarius0601.pixnet.net/blog/post/23488702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組圖:神韻首次登陸南美 首演滿場
創意奶昔派對(8):東方美人奶昔
創意奶昔派對(9):冰雪菲菲奶昔
創意奶昔派對(10):桑格利奶昔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