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馬英九決策獨斷 一盤好棋變死棋

廣告批期約 國民黨內鬥湧激流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8月4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寓中/特稿)衛生署長葉金川辭官參選花蓮縣長,一盤好棋下成死棋、演成歹戲,與馬英九總統的決策風格,有絕對關係。

首先,馬英九從以前到現在,面對重大政策,往往只依賴少數核心幕僚,由於同質性高,思考面向必有死角,加上下情無法上達,形成獨斷的決策模式。

此次引發花蓮地方如此大的反彈,除了空降、不尊重地方民意的批評,更多人在問,為什麼非葉不可?是誰的決定?又是誰在執行層峰的決策?而且不只花蓮縣,台東縣、新竹縣,都是如此。

要說這個層峰是黨主席吳伯雄,恐怕沒有人會相信。以葉參選為例,吳伯雄昨親口證實,一開始他就反對徵召,但負責執行上意者恣意而為,結果就是虛耗一個月仍回到原點。

事實上,從出任國民黨主席到參選總統,遇到重大事件,馬英九徵詢、操作的核心,往往不超過五個,而且有時根本是一個核心、一人決策,大選挑副手如此,內閣人事也是一樣。

執政後,府院黨號稱有「五巨頭」會議,但除行政院內閣外,對外、對內的國政決策,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總統府副秘書長高朗扮演更關鍵角色,黨務則是倚重秘書長吳敦義。

在依賴、信任少數核心幕僚情形下,馬英九的用人,就成了近親繁殖,總統府、國安會、內閣團隊中的例子,多到數不清,其中更不乏兄弟檔、師生檔、室友、同學,而馬市府團隊、國民黨智庫,更是走一個、來一個,儼然形成一條仕途的終南捷徑。同樣情形,也出現在選舉中,從花蓮縣長到台北縣長、台南縣長,葉金川、歐晉德、朱立倫、吳清基的名字,已經不知道被點名了幾次。

除了核心圈封閉,執政後,馬英九總統決策模式更大的問題,出在「不沾鍋」,包括花蓮、台東、屏東縣長初選及雲林立委補選,馬英九只告訴底下他「不要什麼」,但從不說他到底要「做什麼」。

此一不負責任的領導模式,結果就像花蓮縣長初選,為了達成不讓某一特定對象參選,底下胡搞亂搞,先通過一個牴觸黨章的廉能內規,接下來停辦初選,弄出個葉金川,葉出來又不初選,要徵召,協調不成,再叫葉辭官,恢復初選。

等到賠掉社會觀感,地方強烈反彈,那位特定對象,依然不動如山,此時幕僚還能講出寧願輸掉選舉,也要提名清廉人士的話,馬英九的決策行事,怎不讓人「嘆為觀止」。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特稿)花蓮縣觀光協會理事長施勝郎昨天在各平面媒體刊登廣告,質疑國民黨秘書長吳敦義涉期約賄選,不是參選人的施勝郎在縣長初選中出招,乍看之下好像是「多管閒事」,看不出其背後策動者。但不僅吳敦義強調大家「心知肚明」,事實上花蓮民眾也了然於胸,因為這位政壇人士過去召開記者會,大都借施的飯店召開,這樣的廣告接二連三,在花蓮已被視為家常便飯,藏鏡人躲在透明玻璃背後,動機被看得一清二楚。

這篇廣告其實充滿了玄機,打的是「一石多鳥」的主意,從國民黨中央的觀點,打的好像是黨中央和秘書長吳敦義,批的是黨中央搞政治交易、吳則涉「期約賄選」;矛頭甚至指向即將接任黨主席的馬英九,標題暗喻馬標榜陽光革新,背地裡卻縱容密室政治,人民需要知道背後的「真相」。

廣告裡唯一出現的一張照片,就是參選人之一的杜麗華,明的好像讚揚她嚴正拒絕黨中央摸頭,卻也暗指吳敦義以副手條件交換,盼她助葉金川參選。花蓮政壇對此的解讀是,這則廣告左打葉金川、右打杜麗華。這招一石兩鳥,確實讓花蓮民眾印象深刻,也為還未重新開啟的初選再生波瀾。

不管是黨中央或花蓮地方政壇,這篇廣告雖然主使者未現身,但刻意製造矛盾的效果已經達到,且再度攪亂國民黨初選的一池春水,「混水摸魚」誰最有利?答案早已呼之欲出。

此外,馬英九對葉金川參選的回應,只有簡單一句「應地方人士之邀」,葉返回花蓮投入初選時,憑他和地方的淵源,可說是寸步難行,勢將尋求有力的奧援,這位「地方人士」也將呼之欲出。如今,這則廣告的藏鏡人搶先反擊,出手可說是既狠且準。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