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五義(83)

第四十四回 伏薰香捉拿彭啟 假害怕哄信雷英(下)
石玉昆
font print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

  奔東牆,展爺躥上牆頭,飄身下來,腳站實地。原來貼牆根出來一個人,拿著長拘鉤就搭,展爺一閃身,拘鉤搭空了。智爺往東牆一躥,出牆外去了。那人一回頭,牆上又露出來兩個,過來四五把拘鉤,也沒搭住,也就出那段牆外頭去了。惟獨蔣爺將要飄身下去,一下就讓拘鉤搭住了,往下一拉,「噗咚」摔倒在地,搭胳膊擰腿,四馬攢蹄捆起來了。

  你道這些人,也不是看家護院的,全是些個更夫,預先就安排好,萬一家裡要是鬧賊,就叫他們拿著長拘鉤;萬一若有動靜,就叫他往牆根底下等著,把燈籠點起,拿半個礶片罩著燈籠,用的時節一揭就得。先是智爺大笑,人家就聽見了;後來又聽見落鐵梁的聲音,人家就準備好了。全沒拿住,單把蔣爺捉住,四馬倒攢蹄。拿燈籠一照,大家亂嚷:「是恩公,給員外送信去罷。」

  少刻,雷振到,說:「怎麼著,是我恩公作賊?」早有人把燈火掌起來,把頭一搬,何嘗不是哪!問道:「恩公,你這是怎麼了?」蔣爺說:「你先撒開,我有話,回頭再說。」立刻吩咐解開繩子。蔣爺起來撢了撢身上的土,跟著雷振直奔上房來了,落坐獻茶。雷振又打聽。蔣爺說:「你屏退左右。」雷振即讓家人俱都出去:「恩公有話請說罷。」蔣爺說:「我不是蔣似水,我姓蔣名平,字是澤長,匪號人稱翻江鼠。我是來救你們全家性命來了!我白日來是來試探你來了,瞧你念當初活命之恩不念。不但你念起活命之恩,並且你格外還有點好處,我這才救你們滿門的性命。布下王爺府銅網陣打死白護衛大人,一者是奉旨拿王爺;二者是與五老爺報仇,不久就要破銅網陣,王爺的禍不遠矣。若是拿住擺銅網陣之人,你算算該當什麼罪過?就是剁成肉泥,也不消大人心頭之恨。明明的是彭啟擺的,怎麼但願意教你兒子應聲呢?若要事敗,那還了得!白晝我來測道,見你這個人實在誠實,我回去和我眾尉護衛大人說明。方才將彭啟盜將出去,罪歸一人,不怕以後拿了王爺,也沒有你們父子之事。可有一件,你兒子要是回來的時節,可就別教他再上王爺那裡去了。仍然助紂為虐,漫說是我,連我們大人都救不了你了。」雷振一聽,雙膝跪倒:「多蒙四老爺的恩施,我這可就明白了。」蔣爺說:「我這可就要走了。」雷振說:「我這預備下酒飯了。」蔣爺說:「改日再擾罷,公事在身,不敢久站。」說罷,出了屋子。雷振吩咐開門。蔣爺說:「向例我是不愛走門。」躥房躍脊,一會兒蹤跡就不見了。

  再說展南俠背著彭啟,到了上院衙門口,解開麻花扣,把彭啟放下了。那裡早有一輛太平車,連車夫帶從人在那伺候著呢。展爺就把彭啟四馬倒攢蹄捆好,裝在車上,放下車簾。到裡面各人換好了衣服,仍然出來,跨上車轅,連從人跨在那裡。車夫趕著,直奔城門。到了城邊,叫開城門,車輛出城,仍然又把城門關閉。到了下關,直奔西南,地名叫楊樹林,直等到紅日東升的時節,方見小車兒來到。大家會在一處,奔晨起望。

  著彭啟泄機破銅網,且聽下回分解。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二人說著,往前直走。過了飛雲關,離巡捕寨不遠,路南有一木板房,山牆上掛著大木牌,牌上有大字橫頭,橫著三個大字,是「招賢榜」。
  • 智爺又念畢,不覺哈哈大笑道:「可惜呀,可惜!」叫道:「歐陽兄,可歎這個寨主把心機用盡,掛這招賢榜。只是有一點不到之處,總是山內缺少能人之過,短一個謀士將他提剩」
  • 亞都鬼聞華看了北俠、智化的相貌,暗地吃驚:「看這兩個人儀表非俗,並且那個人是文武全才,難測兩個人的來歷,我向前問問,可就曉的他們的肺腑了。」
  • 走到巡捕寨,見前面二百名嘍兵兩邊站定,每人一把雙手帶,又叫攔馬,刀尖對刀尖,架定刀門。要入巡捕寨,非從刀下過去不行。
  • 寨主往外一看,早已耳聞,知道有個北俠,大略此人不能投山。智化可不知是誰?現在山中有個南俠,別有兩個人來的,其中有詐,故此戳了他們一句,且看他們兩個人的動作。
  • 鍾雄更覺歡喜,立刻叫人改了,吩咐擺酒。智爺一聽擺酒,就知詐降計妥了。「總想個主意,教歐陽哥哥顯顯才能方好。」忽然心生一計。
  • 智爺一聽擺酒,站起身來告辭。寨主伸手攔住說:「依然擺下酒了。」智爺說:「不能。我們入山討茶就不敢當的很,焉敢又要討酒?我們又不投山入伙,焉敢屢領寨主的賞賜?」
  • 北俠早就把衣襟弔好,柚袂挽好,把刀接將過來,衝著寨主一躬到地說:「我要在寨主面前出醜。」鍾雄說:「豈敢!尊兄賜教。」北俠回頭一看,承運殿外有許多人把承運殿都圍滿了。
  • 毛保把劍拿來,怎麼會把展老爺的劍拿來?皆因展爺被捉,鍾寨主就把寶劍掛於後面五雲軒內,單有兩個小童看守,憑他是誰,不准拿將出來。
  • 外邊有人叫門投宿。婆子說:「不住人了。」那人苦苦哀憐。蔣爺要出去,婆子與蔣爺一個燈籠。蔣爺開門一看,那人是文人打扮,南邊口音。蔣爺將他讓進,至西房一間獨屋內住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