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多州政府關門省錢 工會政客各有打算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9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于佳、畢儒宗綜合報導)據《華爾街日報》報導,近幾個月,美國多個州政府選擇在週五關門以節省開支,這使得加州的駕駛人不能更換他們的駕照、威斯康辛州的居民不能拿到他們出生證明的影印本、喬治亞州的消費者不能向監督機構投訴,而在馬里蘭馬州公路上拋錨的車要花更長的時間等待救援。

全美上下,被預算問題困擾的州政府正在削減公眾服務時間,以節省費用。加州、緬因、馬里蘭和密西根州都已經停止在週五辦公。羅德島州本來也準備這麼做,但是法官在實行前一天下令否決了這個計劃。

猶他州政府自去年八月起就開始了週休三天的州政府辦公時間,但不同的是週一到週四的上班時間各延長兩小時,所以政府職工的薪水並未減少。喬治亞和威斯康辛也關閉了一些政府辦事處,科羅拉多大多數政府辦事處則在週二關閉。其他州,像亞歷桑納州,讓數千名工作人員無薪放假,但政府依然維持最低限度的運作。

到目前為止,這種政府關門的效應還沒有顯現,因為許多人在政府關門前就將事情處理完畢,而且有些表格可以在網上填寫。

而舊金山的機動車管理處(DMV)最近有一天擠滿了約150人。該部門代表吉亞說,去年夏天沒有無薪放假,排隊等候的時間不超過1小時,現在職工們被迫一個月無薪放假三天,民眾們平均等待的時間要超過2小時。

無薪放假其實是變相地削減州政府職工的薪水,這是衰退造成稅收大幅減少的直接後果。據左傾的「預算政策優先中心說」,今年七月一日才開始的會計年度,州議會面的赤字激增到1,680億美元,占全部財政預算的24%。

因消費者減少開支,使得銷售稅減少;而失業使所得稅減少。紐約州奧爾巴尼的洛克菲勒政府研究中心(Rockefeller Institute of Government)說,各州已經通過增加費用和動支預備金以應對困境。

但是放假很難解決諸如推行職工養老金飛漲這樣的問題。有些政策監督人員批評說,這些措施是用短期的行為,無法解決長期性的問題。無薪放假可以協助政治人物對納稅人交代,他們批評當私人企業在過去一年來削減了逾600萬個工作,政府職工卻沒有分擔衰退的壓力。

傳統上,政府工作是景氣衰退中的避風港,比較不受影響。自2007年年底衰退開始時,州政府還一直增加雇員。但據聯邦勞工統計局數據顯示,從2008年8月開始,州政府削減了約33,000個職位。專家表示,進一步裁員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無薪放假已經影響了數以十萬計的政府職工,僅加州就有逾20萬人受影響。

根據全國州議會協會(National Conference of State Legislatures)蒐集的資料和其他報告顯示,超過20個州考慮強制職工休無薪假。但目前還很難估算這個措施能為州政府節約多少開支的準確數據。根據聯邦數據顯示,約500萬美國人為州政府工作。

有些州的工會開始訴諸法律,企圖阻止無薪休假。羅德島州的情況最是激烈,該州的州長下令13,000名職工在未來九個月內休12天無薪假,以縮減州政府6,800萬美元的預算缺口。工會控告州長,指控他違反了雙方的達成的工作協議。州長卡西利則說,關閉政府辦事處是他權限範圍內的事。在西海岸的加危b,代表加州政府95,000名雇員的SEIU Local 1000工會提出5起訴訟,指控州長阿諾決定每月三個週五關閉辦事處,導致收入降低約15%。

也有部份州的工會接受無薪放假的現實,這總比正式解雇要好。亞歷桑納州已經裁員1,537,並要求15,101名職工放無薪假。職工工會主席荷森說:「沒有必要訴訟,因為如果你看看預算,就會知道已經沒有錢了。」

一些選擇關閉辦事處,而不是讓職工輪流無薪放假的州表示,如果能事先通知,居民能夠接受辦事處偶爾的關閉,這總比辦事處每天因為缺少人手而大排長龍要好。在緬因州,州警、監獄工作人員和兩所州立醫院的職工不在放無薪假的行列。

一些預算監督方面的專家希望,無薪放假和財政緊縮能夠提高效率。如在加州,自1月開始的放無薪假以來,汽車註冊部門表示,今年前六個月,逾47萬民眾選擇上網更新駕照,比以往增加了32%。

下面是美國各州裁員及無薪放假的影響

華盛頓:7,000個職位被裁

加利福尼亞:27,000教師被解雇、駕駛人有一天不能親自註冊他們的汽車

亞歷桑納:1,000個工作人員被解雇,職工每月放無薪假1-2天

威斯康辛:有一天領不到出生證影印本

密歇根:38,000職工將放無薪假、大多數州政府的射擊場和遊客接待中心將關閉

緬因:職工被裁員、家庭不能申請食品和醫療保險

馬里蘭:高速路管理部門將日常巡邏減少一半

喬治亞:25,000名工作人員面臨放假、律師不能向州法院提交上訴案件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加州大學員工可能被迫休無薪假 
鐵飯碗生鏽  8成加大員工恐被迫休無薪假
預算大減 加大員工面臨無薪假
台無薪休假近8萬人 降至最高峰1/3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