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中全會中共維穩 高層肉搏戰

九位常委中只有習近平和李克強有資格連任 各派卡位 四分五裂

人氣 7
標籤:

【大紀元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海山綜合報導)中共政治局今年9月8日開會決定,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於2009年9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召開,胡錦濤主持會議。據悉,在中共政治局學習會上,胡錦濤將「穩定」強調到空前的程度:「發展是硬道理,穩定是硬任務;沒有穩定,什麼事情也辦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去。」

此次中共四中全會適逢中共竊國執政60週年,正如官方在年初就預計的那樣,中國社會「現已經進入了群體性抗暴事件的高發期」,官民矛盾劍拔弩張,社會呈現出中國歷史上王朝末世特徵之亂象。

因政府機構或官商勾結侵害民眾利益,尤其是在農村征地、城市拆遷、企業改制、移民安置等問題上的突出壓搾,全國各地民眾抗暴事件越發迅猛,群體抗爭數量明顯增多,規模不斷擴大,涉及各個領域,行為方式日趨激烈,組織化傾向愈加明顯。其中包圍政府、焚燒警車所發洩的已不再是針對某個「官員」的憤怒,而是對整個官僚階層的憤恨。

與此同時,四中全會前夕,敏感地區紛紛挑動中共敏感神經。台灣八八水災,達賴訪台祈福;西藏、新疆輪番出事;60週年大閱兵;十八大人事佈局,中共內部權鬥也趨於白熱化。外界認為,將於下週召開的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除了討論如何緩解中共的執政危機的措施外,中共接班人問題、新疆問題、經濟問題等話題亦是其中焦點。

權力肉搏戰

按常規,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將確定和培養十八大領導班子人選以及各部委領導人。按照規定,除了年齡限制外,凡十六屆、十七屆連任兩屆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必須離任。

現政治局常委中前五把手: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都連任兩屆,第八把手、1943年出生的賀國強和1942年12月出生的老末周永康,屆時年齡都超過規定,現任九位常委中只有習近平和李克強有資格連任,內定被培養接替胡錦濤和溫家寶職務。

對於權力空位,江胡各勢力展開了激烈角逐。前一階段,太子黨、重慶黨委書記薄熙來在四中全會上的安置問題引起各方的關注。據報導,薄熙來在重慶有計劃的大打紅色招牌,組織紅二代唱紅歌,群發紅色短信,並以打黑為由,打擊可能與他競爭的對手,全面清場,目標則是以紅色接班人身份占政治局常委一席之地。

北京消息人士分析,薄熙來敢於如此折騰,其背後有江澤民勢力的支持。下台多年的江澤民門前冷落,對於新的常委會其最關心的莫過於是否還有堅持鎮壓法輪功路線的鐵桿人物。在這方面,被法輪功在國際上屢次起訴的薄熙來是江的夠格人選。

另外,一般輿論認為,胡派嫡系大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將會是中共十八大第五代領導人的核心成員之一。而野心勃勃的「新疆王」王樂泉由於新疆事件處理不當,引發群體抗爭不斷,極有可能成為四中全會的公祭品。

習近平能否順利接班

按照中共官方發佈的通告,中共十七屆四中全會的主要議程是,中共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研究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中共的建設問題。

北京有關政情分析人士指出,四中全會的重要看點之一是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央黨校校長習近平會不會擔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如果習近平能擔任這一要職,意味他將在2012年舉行的中共十八大後接替胡錦濤擔任中共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

另據香港親中媒體披露,中共在十七屆四中全會上將以推進「黨內民主建設」為重要議題,以確立中共十八大新一代領導集體權威的民主基礎。北京消息人士透露,這是北京高層有意放話,以此試探香港及海內外各界對四中全會的期待與反應。

外界對此普遍看淡,分析人士指出,中共目前已處於內外矛盾的總爆發期,中共特權階層形成的利益集團與中國廣大民眾利益的根本對立,使得中共只可能以維持政權為目的來延緩衰滅,在此過程中,中共必須更加瘋狂的掠進,中國民眾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價。

腐敗與財產公示

四中全會的另一個看點是所謂的中共「黨建」,其中被社會高度關注的腐敗問題及相關的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制度,都是考驗。

2009年據透明國際對全球一百三十三個國家的腐敗程度進行調查,以十分為最清廉,零分為最腐敗。中國在今年統計中的清廉程度得分為三點四分,與斯里蘭卡和敘利亞並列第六十六名,屬於腐敗程度比較嚴重的國家。媒體數據顯示,與去年相比,中國的腐敗程度有所惡化。去年中國的清廉程度得分是三點五分,排名為第五十九位。

著名旅美經濟學家何清漣女士指出,中國的腐敗從八十年代的「個人腐敗」進化到九十年代初期以後的「組織化腐敗」,到1998年以後,再進一步演化為「制度化腐敗」。

學者認為,中共腐敗已呈現出集團化、部門化、市場化、黑幫化、家庭化等特徵。佔全國1%的人口把中國人民幾十年積累下來的國有資產變為私有財產,與此同時,工人和農民邊緣化了,他們失去工作,失去土地。

中共絕對的權力,必然造成絕對的腐敗,中共身兼立法、執法、監督三種職能於一體,這種不受監督的權力,自然滋生腐敗。在社會轉型過程中,中共同時又是資源的分配者和受益者,政府官員更有為自己累積財富的先發優勢。

貪污腐敗的損失占中國經濟的比例,據研究從1998年以來,占中國的GDP13% -16.8%。專家指出,貪污腐敗造成大規模的資本外逃;基層政權的黑社會化;貧富差距懸殊,社會矛盾加劇;社會訊息的亙阻以及單純追求GDP的數字陞官,造成社會資源的過度使用,致使生態環境的全面惡化。

早在199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就將《財產申報法》正式列入立法規劃,但至今未見啟動。在今年兩會期間,也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呼籲建立官員財產申報制,引起輿論廣泛關注。

與中共有著相同背景的俄國,在今年掀起「反腐風暴」,給中共久拖不決的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帶來壓力。克里姆林宮官方網站今年4月6日公佈了梅德韋傑夫一家的財產狀況。俄政府官方網站則緊接著於4月7日公佈了普京總理一家的收入和財產狀況。在總統、總理帶頭下,俄政府成員也紛紛亮出「家底」。

中國百姓有言,「反腐敗亡黨,不反腐敗亡國」是對中共腐敗的生動註解。

經濟問題壓力大

據報導,對於金融海嘯的後續發展、刺激經濟的方案,斥巨資購買IMF債券等事項,溫家寶作為總理都須向全體中委交代,而最近有關經濟回暖的看法高層有分歧、對結構調整亦有不同調門,顯示溫在會上的壓力不小。

外界紛紛擔心,按照流感規律,來勢兇兇的甲型流感的第二輪秋季大爆發,殺傷力會明顯提升,對人口密集的中國會帶來難以預料的衝擊。目前各國政府都相當緊張,憂心忡忡。龐大的預防、隔離、醫療等費用以及由此帶來的行業衰落、商業活力的消減,或許是第二輪非經濟因素引發的經濟衝擊,更是防不勝防。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四中全會惹關註:習近平確定接班?
四中全會胡溫遭遇挑戰
池中非︰失去防火牆的中共權爭
四中全會看點:陽光法案和儲君習近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