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冶蟹子地遺址發現4000年前大米

標籤:

【大紀元9月13日訊】經過為期4個月的挖掘,大冶羅橋蟹子地遺址第一期考古工作日前完成,考古人員發掘出新石器晚期、夏、商、周時期數百件文物,尤其珍貴的是還發掘出4000年前的大米。這些文物的發掘,將填補鄂東南從新石器時期到西周時期考古文化序列空白。

據《楚天都市報》報導,蟹子地遺址位於羅橋附近一處山地上,1983年曾被發掘,出土大量石器和陶器。近期因高速公路施工,考古單位進行搶救性挖掘。

9月11日,考古專家羅運兵捧著盛放米粒的篩網盒,視如至寶。盒子裡面盛放的米粒已碳化。專家介紹,這些米粒當時零星散落在4000年前土層中,推測該處為古人類群居聚集地。

據羅運兵介紹,2008年夏天,考古人員發掘孝感葉家廟遺址時,發現了距今5000年前的大米,為長江流域古人類生產食用水稻提供了實物佐證。這次在長江以南發現的水稻,為研究鄂東南地區新石器以及商周時期先民的飲食結構提供了確鑿證據,也是研究長江流域古代穀物培育過程的寶貴資料。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漢長樂宮內置「空調冰箱」與神秘地道
山東魏家莊出土漢代彩繪青銅盆
綿延兩千多年 揭祕廣州地下「藏寶圖」
巨人真的存在過!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