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春池玻璃 讓廢玻璃化身藝術品

人氣: 9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0日訊】自由時報記者王錦義/專題報導

台灣去年回收廢玻璃量有19萬公噸,其中將近10萬公噸是透過新竹市的春池玻璃回收,這些回收玻璃經過老練師傅的巧手,變成晶瑩剔透的玻璃藝品,外銷世界各地。


新竹市春池玻璃一年要回收10萬噸的廢玻璃,再製成藝術品原料,工廠師傅正專注的製作精美藝術品。(自由時報)

董事長吳春池說,以前到法國、日本,看到他們做出很高雅的玻璃藝術品,就覺得外國做得到,台灣也做得到,而且未來台灣也必須朝向精緻產品的生產模式,所以90年代開始把傳統玻璃工廠轉型,製作的高品質玻璃藝品廣受世界歡迎。

吳春池說,公司使用特殊的電熔窯爐,高溫可達1600度,加上使用最高等級的TFT回收玻璃混入玻璃沙中,溫度高、玻璃分類確實,讓他可使用回收玻璃做出媲美國外精品玻璃的產品,晶瑩剔透,年初還獲某國際酒廠訂單,製作金箔杯子,顯示品質獲得肯定。


新竹市春池玻璃將回收玻璃混合新原料再製成精美的藝術品。(自由時報)

吳春池目前以SEG電熔手工玻璃作為公司的發展特色,接受國內外各種客製化的訂單需求,手工製作例如十二生肖、酒杯、酒瓶等具有公司特色的商品及禮品。吳春池說,目前國內高約40公分以上大型的精品藝術玻璃,8成是他們公司生產的。

成立於1970年的春池玻璃過去是從事「廢玻璃回收再利用」的工作,吳春池說,70年代是台灣玻璃產業起飛,外銷訂單不斷,面臨玻璃原料供應吃緊的年代,他把大廠的碎玻璃再製提供給小廠當再生料使用,並到各玻璃廠回收裁邊的剩餘玻璃,首創玻璃回收事業。

吳春池說,公司對於任何形狀、顏色的玻璃都願意收,從平板玻璃、容器玻璃到LCD切邊TFT玻璃;從最大宗的棕色、綠色、一些進口飲料的藍色,到較為稀少的黃色、紅色,幾十輛貨車每天全台走透透地回收這些廢玻璃。

吳春池小學畢業後,16歲進入玻璃工廠當學徒,從1300度窯爐旁的黑手做起,現年60歲的他見證新竹的玻璃發展史,他說,把廢玻璃發展到藝術品的境界是因應時代的改變與需求,唯有繼續地創新與創意,才能在這行業保持競爭力。

  (http://www.dajiyuan.com)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