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梅德韋傑夫、普京蜜月期已過 公開競爭

人氣 22

【大紀元9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雖然距離俄羅斯下屆總統大選日期還早,普京與梅德韋傑夫(Dmitry Medvedev)已迫不及待的宣佈,將參加下屆的總統大選。梅氏還通過最近的公開言論,力圖與普京拉開明顯距離,區分兩人的政治路線。

梅氏指稱自私的、腐敗的官僚制度一直阻擾著國家進步和民主進程。《自由比利時報》稱,俄羅斯政壇的明爭暗鬥已經開始。

自從梅德韋傑夫就職俄羅斯總統、而普京擔任總理以來,有關兩人不和的傳聞就開始氾濫,如今兩人漸行漸遠。

梅、普公開表態競選

BBC報導,去年卸任總統、但改任俄羅斯總理的普京9月11日公開暗示,他將考慮在2012年梅德韋傑夫的現任總統任期屆滿後捲土重來。這是普京一年多以來作出的最強烈的暗示。普京還表示,他們(梅、普)都有共識,一起考慮政治計劃,分配政治力量。他還說,無論結局如何,都將是他們二人共同的決定。

俄新網報導,4天(15日)之後,同樣的場合(會見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成員時)梅氏表示,不排除將在2012年競選連任總統。他說,不會排除任何可能,作為一個始終如一的人,他總是努力把自己的思想貫徹到底。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喬夫日前在接受BBC採訪時,嚴厲批評普京的「已和梅德韋傑夫就總統選舉達成一致意見」的說法。他指出,如果選舉只是需要談判,那還需要選民幹什麼。戈巴喬夫認為,民主高於政治串聯,在俄羅斯的現代化進程中,人民的參與都不可或缺。

梅、普經濟政策

英國《衛報》認為,近期梅氏的言行試圖擺脫普京的陰影,梅德韋傑夫吹響了不同政策方針的指標。

2008年12月,梅德韋傑夫指俄國的議會未盡力解決金融危機,不點名指責普京。另外在國營企業上,梅氏主張應該由獨立的負責人來管理國營企業,而普京卻傾向於指派政府官員。而普京主導了在石油和天然氣上的政策。

美國《華盛頓郵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梅德韋傑夫痛斥俄羅斯體制》的文章,認為梅氏力圖通過最近的言論與普京拉開明顯距離。文中指俄羅斯總統梅氏週二(15日)為俄羅斯變革宣言進行了辯護﹐他的宣言嚴厲批評了普京總理所創造的體系﹐這凸顯出他希望把自己與前上司劃清界限。

梅氏提出,建立在自然資源輸出基礎上的經濟「過於原始」、腐敗無孔不入、缺乏政治多元化。在宣言中﹐他呼籲增加民主、打擊腐敗﹐並更多地關注企業和政治中的個體。

普京任總統期間主張政府加強控制公眾言論和舉動;梅德韋傑夫則倡導經濟多樣化,並呼籲加強政治競爭,以促進政治和社會自由。他說,「俄羅斯歷史上的悲劇絕不能重演。」

梅、普不再親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梅德韋傑夫時,他表示與普京領導的政府工作愉快,因此不會解僱普京。媒體認為梅氏藉此向大家證明,誰才是國家的領導者。

普京在9月11日接見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成員時,對以色列總理是否密訪俄羅斯回答,「有這個事實嗎?沒有。這就意味著沒什麼可談的。」

CNN21日播出的對梅德韋傑夫的採訪,他說:「他(以色列總理)曾秘訪莫斯科,這是他本人做出的決定。我不太明白,他為什麼做出這種決定,但既然我們的夥伴決定這樣做,我們也很正常和平靜地對待這件事。我和他進行了交流。」

對於未來,普京11日曾說,我們將會達成協議﹐因為我們身上都流著相同的血液﹐持有相同的政治觀點。但梅德韋傑夫15日開玩笑說,他將進行化驗,以證明兩人流的是不是「相同的血液」。

梅、普出身背景不同

普京曾是前克格勃最大的特務頭子,在他任兩屆俄羅斯總統期間,依然用克格勃的暗殺手法對付政治異己分子,甚至追殺到其它國家。他把蘇聯解體稱為20世紀「最大的地緣性政治災難」。

在2008年梅德韋傑夫勝選後,分析人士就表示,梅德韋傑夫和普京迥然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價值觀將使俄羅斯政壇未來的走向出現一些變數,將影響「普京2.0版」的政策方向。

梅德韋傑夫成長於一個知識份子家庭,他的父母都是大學教師,出身律師的他撰寫了一系列法律教材,較具學者氣質。他認為,應該「冷靜而不歇斯底里地」推動俄羅斯能源在歐洲的利益。

俄羅斯民意調查顯示,無論是個人支持率還是工作成效普京都領先於梅德韋傑夫,但是這個差距在逐漸縮小中。 @ (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美放棄東歐防禦網 奧巴馬否認因俄反對
交響樂版梁祝情話  蘇顯達以小提琴訴說
歐錦賽西班牙奪冠 加索爾榮獲MVP
以色列:未放棄武力回應德黑蘭核子計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