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昆蟲競賽的有機農夫-蔡銓德

賈亦珍
【字號】    
   標籤: tags: ,

 雖然是從職場上退下來才正式務農,但淨土有機農場的主人蔡銓德卻是從小就接觸農事,長大後雖然進了商場,農園夢仍不時縈繞在心,他說:「我一直很喜歡大自然。喜歡流汗及時間都是自己的感覺。」

 對農事蔡銓德並不陌生,寒暑假都要負責除草,有時也要幫著種稻、種菜,「那是個用牛耕田、人工插秧及割稻的時代。」他說:「很辛苦。」

 中學6年他都要幫忙,家裡其餘4兄弟也一樣,「辛苦,但沒有抱怨。」蔡銓德說:「村子裡其他小孩也一樣,寒暑假都沒得玩,都要下田幫忙。」他知道務農很吃力,他記得農發會當時委託台大農學系做的一個調查結果:台灣農戶每一甲地每個月收入約1000元,1000元要養一大家子,很難的。

 那時的他並不想務農,他的夢在海上,「我在電影上看到一些對跑船的描述,很心動。」他很想過那種漂洋過海,走遍5大洲4大洋的日子,「很想世界走一走,了解一下其他國家。」

 海洋大學畢業後,他獲得機會上一艘海洋探勘船服務,實習了半個月,在台西及新竹外海作業,跟很多老外在一起,但半個月後中美斷交,老外全撤,這個計畫取消,他的跑船夢只圓了15天。

 回到陸地,他只好轉到商場發展,家裡的地後來也不再種東西,荒了10年沒人管,民國87年他父親要他對這塊地做個決定,看是他回來做農還是他留在台北,然後田地處理掉。

 「這是父親留給我的地,不能在我手裡賣掉。」蔡銓德說:「如果我回鄉下去賣地,那左右鄰居會怎麼看我?」務農收入是很低的,這一點他很清楚,所以他要跟太太商量,因為,如果他務農,太太也要撩下去,她說:「好啊。要不然要把地賣掉啊?」

 務農雖然不在他的生涯規劃裡,但當時他也到了要轉跑道的時候,因為商場上應酬多,生活及飲食不正常讓他身體很不好,業績壓力也雪上加霜,本來就想離開這一行,而且,他也發現產業開始外移,傳統外銷業會很慘,也是該另謀他就的時候。

 既然決定要返鄉務農,那要怎麼種呢?蔡銓德很大膽,他一開始就決定做有機,不用農藥,不用化肥,採用比有機農法更有機的自然農法。初學乍到,他的田被蟲吃得很慘,「10顆菜能收2顆就偷笑了。」後來改用網室栽培,頭一兩年還好,能收個8成,但第3年起網室裡就有抓不完的蟲。

 他每天早上都要在田裡用夾子來夾蟲,夾出來的蟲子放在桶子裡,再到離農場有一段距離的草地放生,「我不殺蟲。」他說:「只要成蟲了我就不殺。」除草工作也很重,不用殺草劑,就得用割草機除,但那是樹長較高且地較寬的果園,在菜園裡就得用人工拔,「為了除草,把拇指都除變形了。」

 「我們兩個人做,每個月有半個月要花在除草這個工作上。」蔡銓德說:「其他時間就是除蟲。」他早就知道務農收入不好,但沒想到完全自己做的時候,竟然是這麼辛苦,這麼累。

 「天天跟蟲拚。」他說:「被蟲吃掉了,重新再種。」如果有機農場是大海,蔡銓德就像「老人與海」裡的老人,永不休止地跟蟲蟲搏鬥。大部分時候都是蟲占了優勢,「也有一兩次豐收。」蔡銓德笑著說:「氣候對、種的東西對的時候,連蟲子都少了。」

 如果蟲子贏了,「那就代表收入會不好。」他說:「那就要過得省一點,例如,一個月花費控制在1萬元以內。」而且,不能出去旅行。

 但累是身體上的,心理上他覺得很輕鬆,「時間都是自己的,而且沒什麼壓力。」他說:「收入少,把慾望壓低就好。」

--轉自《農業易遊網》http://ezfun.coa.gov.tw/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英國一個研究小組在考查了50年來發表的有關有機食品的文獻後得出結論,有機食品與一般食品的營養價值,並無明顯差別。
  • 【大紀元9月21日訊】(大紀元記者蘇泰安嘉義報導)由於台糖有肉、嘉魚有魚,加上雙方對有機健康安全食品的要求。使台糖公司與嘉義魚市結盟,譜出一段綠色食品良緣。21日市長黃敏惠特與台糖公司董事長胡懋麟握手締結歷史性的行銷聯盟。現場並有嘉義魚市場總經理周祖銘、雲嘉廣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翁浩然、市建設處長徐永燦、行政處長陳光興皆參與盛會。
  • 你有夢想卻沒有機會實現嗎?由酒商贊助的圓夢計劃,將投入1千萬的資金,幫你圓夢,只要有企劃書,經過審核就有機會實現夢想,而現在有兩位中年人就靠著廠商的經費真的實現了自己的心願。
  • 面對著國內油價、水電費用漲聲連連,石化燃料污染問題的嚴重,南部科學園區科除扶植高科技產業發展外,並積極推廣綠色能源,舉辦「綠色園區‧能源科展」活動,從9月21日起至25日止,於南科管理局一樓大廳開展。南科管理局表示,本次展覽民眾有機會參觀、看見、認識、了解南科,在強化生態與生產共存共榮的新環保意識。
  • (大紀元記者宋碧龍台灣台北報導)邁入第五屆的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劃得主今天揭曉,獲得新台幣100萬元以上獎金資助的「圓夢起步金獎項」五位得主,為偏遠地區學童編製趣味課輔教材的「故事爸爸」陳俊朗、透過「有機部落」輔導原住民在地就業的陳雅楨、以及創辦「如果兒童劇團」的知名演員趙自強等人。
  • 正當全美熱烈討論這波醫療改革時,美國知名有機食品零售商Whole Foods Market Inc(WFMI)首席執行官麥基(John Mackey)在華爾街日報上提出他個人的反對意見,然而,他卻不知道這會對公司帶來什麼傷害。
  • 殷琪昨天請辭高鐵董事長及董事,從高鐵公司「裸退」。不過,殷琪也刻意通知媒體接受專訪,披露政府介入高鐵的始末,殷琪感嘆的怪自己當初太天真,誤信了運量的預估,並沒有體會到政治的因素以及政府態度的反覆,可信度不足。殷琪也再度表示:「政府是高鐵最大的風險」。殷琪指出:如果有機會選擇重來,她不會參與高鐵計畫。
  • 僑居法國的台灣人對台、法兩地的生活有什麽樣的體會?在全球經濟與政治局勢緊張的境況下,他們對未來又有什麽樣的打算?爲此,筆者采訪了三位生活在法國的台灣年輕人,他們分享了在異鄉生活、求學和工作的經歷。他們置身不同的社會環境中,在不斷吸收法國文化與精神價值的同時,始終保留著對台灣的熱愛。其中一位受訪者說:「法國和台灣都非常自由,但自由的方式不一樣。」透露出民主制度在不同的國家,因民族思想與傳統習慣的不同,而有著其差異。
  • 玫瑰花
    3月8日是國際婦女節,很多國家將這個紀念日定為法定假期,以慶祝女性在經濟、社會等領域做出的重要貢獻。女性在這個世界上占了一半的組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們一樣可以有所成就,為國家社會奉獻一己之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