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畢業率僅50% 拖累美經濟成長

font print 人氣: 3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26日訊】(大紀元記者葉澄旭編譯報導)據《紐約時報》報導,被經濟學家施耐德(Mark Schneider)喻為「失敗工廠」(failure factories)的美國公立大學,無法協助大學新生完成學業並如期畢業,導致高退學率,嚴重傷害美國的經濟成長。目前只有半數的大學生獲得學位,這樣的畢業率在所有已開發國家中敬陪末座,僅高於意大利。

近十年來美國社會不平等現象迅速增加,以及生產力成長減緩,這些高退學率的公立學校是難辭其咎,更應承擔大部份的責任,它們只看重高招生率,卻不願為高退學率負責。諸如麻塞諸塞大學波士頓分校只有33%的新生在六年內畢業、蒙大拿大學少於41%、新墨西哥大學44%等。

據美國勞工部統計,去年受經濟不景氣影響,所有行業中,有大學文憑者比大學肄業者,平均所得高出54%,這是歷年來最大的所得差距。如果將54%加總成終生所得,那所得差距就更可觀。想想有多少大學生沒有畢業,這對美國的經濟成長影響甚鉅。

貧窮學生畢業率直降

前普林斯頓大學校長鮑文與前馬卡萊斯特學院校長麥費爾森,在其聯合著作《越過終點線》中指出,導致高退學率的主要原因,是低收入戶的優秀學生放棄原先可以就讀的好學校,如密西根大學安何伯分校(畢業率88%),屈就於畢業率低的學校,如東密西根大學(39%),可能是離家近的,或學費較便宜的學校,因為申請助學金的手續很麻煩。然而這些學生大部份都沒有完成學業。

從1970年代開始,貧窮與勞工階層學生的畢業率便明顯下降,若要顯著提高大學畢業率,唯一的方法就是提高低收入戶學生的畢業率,而學費的支付能力是決定低收入戶學生畢業率的關鍵因素。據美國教育部統計,目前一般大學生畢業時將揹負聯邦助學貸款債務17,878美元。1983年至今,大學生揹負的教育貸款債務已上漲三倍。而且由於學費昂貴,每年高達20萬名可以申請入學的學生,決定延遲或放棄接受高等教育。

學生拒絕畢業

社會文化問題是另一個影響高等教育體系畢業率下降的因素。社會普遍對失敗的接受度升高,學生認為不需要在四年內準時畢業,否則人生就無法多姿多采,於是從延遲畢業轉變成拒絕畢業。

而校方對於低畢業率極盡推托之能事,執政者更是只根據學校的註冊率,來發放補助款項,完全不過問學生在校學業的完成度。就如同付錢給醫生只要求「較多」的醫療,而不想要「較好」的醫療。

在教育界,動機能夠完全違反常情。因為對學校而言,大班制課程比小型研討會的上課方式便宜,所以新生的教學成本比高年級便宜。如果許多低年級學生退學,對校方的財政上反而有益。

挽救畢業率的措施

然而還是有一些學校積極努力提高畢業率,如馬里蘭大學巴爾的摩分校設立密集課程,西維吉尼亞大學將學業成績的進步,作為申請助學金的條件,這兩者都已達到提高畢業率的成效。華盛頓月刊發表最新大學排名,部份是依據各校的畢業率排名。同時美國教育部為上網申請聯邦補助金的學生,提供任何一所他們想申請的學校的畢業率統計數據。

美國國會及奧巴馬政府為了解決高退學率的問題,一直極力促成助學貸款改革法案,該法案在今年9月17日已由眾議院投票通過。是凡由美國政府擔保的學生貸款,排除中間以營利為目地的私人銀行業者涉入,由政府擔任唯一的貸款提供者。這項改革法案在未來十年可以為聯邦政府省下870億美元,其中一半節省下來的金額將可用做中低收入學生的佩爾助學金計劃(Pell grants),在2019年助學金將可能提高至6900美元。

事實上唯有導正高等教育體系只注重註冊率,而忽視學業完成率的態度,以及各校不願為高退學率承擔責任的態度,才能幫助美國大學生越過終點線,順利畢業。

(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奧巴馬政府正在開展一項全國性競賽,叫作“力爭上游”。各州將競爭超過40億美元的資金,來支持提升學校品質的最佳方案。奧巴馬總統和教育部部長阿恩·鄧肯前不久公佈了相關的細節。 (2009-08-06-voa74.cfm)
  • (大紀元記者周山綜合報導)《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雜誌(US News and World Report)8月20日(週四)公佈2009年度美國大學排行榜,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再度名列榜首。
    今年的排名結果和去年變化不大。去年哈佛獨佔鰲頭,普林斯頓名列第二,而今年這兩所常春籐盟校打了個平手。耶魯大學屈居第三。
  • 紐約城市大學的社區學院學生為了獲得一張兩年課程的大專文憑﹐往往需要花上十年或是更多的時間,而他們同時還要工作和養家-這種堅韌的努力應該讓他們得個「A」的成績。
  • (大紀元記者林節編譯報導)美國針對公立大學的研究發現,那些無法順利畢業的學生,並不是由於課業太難所致,而是對他們來說,學業無法激起其學習的熱忱與挑戰感。
  • (大紀元記者葉澄旭編譯報導)經濟不景氣,美國大學的學費卻逆勢飆漲,美國民眾怨聲四起並且想知道,為何學費如此昂貴,究竟各大學把錢用在何處?《紐約時報》「Your Money」專欄專訪賓州伊士頓拉法耶特學院(Lafayette College)校長魏斯(Daniel H. Weiss),希望能為民眾找到解答。
  • 9月份瑞典政府在推出的2010年預算法案中,建議高校對外國學生收取學費,這意味著從2011年秋季學期開始,歐洲以外的學生將不能享受瑞典高校的免費教育。
  • 只要是學生就逃不過升學壓力,千辛萬苦就為了上一所自己心儀的大學。在中國學生為填報高考志願猶豫再三的同時,美國的中學畢業生也在為挑選一所理想的大學而費盡腦筋。某些學校你可能早已如雷貫耳,有些學校卻並不為國人熟知,而是憑藉某一方面的特殊建樹排名榜上。名單上所列的大學在近些年都受到越來越多的青睞--不僅申請入學的人數不斷增加,招生考試的分數線也不斷走高。
  • 星期天,美國半官方的國際教育協會在香港揭開了美國大學2009年秋季亞洲巡迴展覽會。國際教育協會每年都會在亞洲舉辦這樣的展覽會,而這次會展是自去年國際金融危機和全球性經濟衰退以來的首場活動。 (2009-09-21-voa26.cfm)
  • 來美國留學普遍比在自己國家唸書來得昂貴。錢從何處來,是國際學生在追尋留學夢時忽視不得的現實問題。就像找尋適合自己的學校,經濟資助同樣必須投注大量的時間才能找到。以下是《留學美國》系列報導之九。 (2009-09-21-voa70.cfm)
  • 【大紀元記者周行多倫多報導】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儘管加拿大的大學對一年級新生有特別的照顧,但仍有14%的一年級大學生因為學習壓力過大而選擇輟學。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