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關系
中國共產黨進入台資企業組織黨支部,引發企業界不同迴響,頂益集團經營高層公開讚許中共黨支部對台商經營的貢獻,但不少台商卻私底下擔憂以工農革命起家的共黨組織,可能藉由鼓動勞工意識影響生產線正常運作。
台灣軍方正秘密研發「逖靖計畫」中程彈道飛彈,以及等同於美國戰斧巡弋飛彈的戰略攻陸武器;據「台海軍情」電子期刊最近報導,其射程約達一千公里。
 王永慶被北京當局請君入甕後,踢到鐵板,被套牢而進退不得。照理他應該向北京當局抗議,並把慘痛經驗告知台灣的人民,引以為鑑;更應支持戒急用忍政策,提醒其他要去的台商,避免越牆掉入毛坑落瀾田。然而他卻選擇為北京當局的統戰效勞,只為自己企業的翻身,並為其他投資案舖路,前仆後繼。
太陽報報導,北京知情人士透露,六月下旬中共副總理錢其琛和中央軍委副主席張萬年,分別向中共中央各部委辦、解放軍各軍兵種及各大軍區負責人,談及對台灣的方針政策,提出一個中國原則下的「三個不變」,同時透露北京當局已定出解決台灣問題的時限。
據有關消息人士透露,正在美國訪問的中共外交部部長助理周文重二十一日拜會美國副國務卿阿米塔吉時,華府方面已向北京提出美國總統布希十月訪問大陸的建議,但北京希望布希此行能重申支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不贊成台灣獨立。
中共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陳佐洱在福州舉行的「閩港澳台經濟合作論壇」表示﹐台港澳和內地的經濟關係隨著大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將面臨跨國公司的挑戰。
台北市文化局長龍應台「當官」之後首度訪問大陸,昨(廿二)日下午甫抵達上海就掀起媒體風,有十多位記者聞風而至,龍應台奉勸上海「要小心!」過去是西方文化隨船堅砲利入侵上海,現在則是台灣文化跟著片面交流大舉入侵上海,但這也有正面意義就是使得上海文化更為豐富,而上海應思索如何讓文化走出去,引進其他地區文化並與台北進行更密切的雙方交流。
自稱是我方情報員家屬、民國卅九年遭中共迫害的大陸偷渡犯鈕益惠,廿一日上午利用羅東靖廬電話懇親的機會,向大陸北京家人報告他在台灣向監察院陳情、請求政府補償之情事。
 王永慶說「一中」是建基於「平等」的基礎下。其實王永慶與中國之間根本沒有「平等」。台塑集團要到中國設廠,中國政府龐大的工廠用地兩個禮拜內就全部「搞定」。台塑集團極力讚揚中國政府的高度效率,卻未想到廠地居民居住權益法定程序的保障何在?就中國居民的人權而言,王永慶的「平等」觀念何在?
 從國家安全和利益而言,北京當局口口聲聲要以武力犯台,而且常有實際的軍事威脅行動,面對這樣一個明顯的敵國,台灣教育部還想要採認它的大學學歷,不啻是通敵,也是喪權辱國的行為,台灣法單位應立刻調查其動機。
兩 岸 三 地 一 批 高 層 智 囊 團 及 部 分 民 間 學 者 ﹐ 近 日 在 香 港 進 行 「 秘 密 」 接 觸 ﹐ 討 論 「 一 個 中 國 」 問 題 及 兩 岸 統 一 前 景 。 據 > 報 導 ﹐出 席 者 包 括 大 陸 海 協 會 會 長 汪 道 涵 智 囊 章 念 馳 ﹑ 中 國 社 科 院 台 研 所 所 長 許 世 銓 ...
台灣早就已經擁有自己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工業,而且基礎深厚。目前具備「實戰」能量的十二枚天馬飛彈,可以輕易的搭配核彈頭或者生物化學彈頭,一千公里左右的射程,可以有效的打擊上海到香港等戰略目標。
 台灣一向主張國際和平共處,被迫持續強化軍事防禦能力,實在是因應中國軍事威脅的必要之舉。 然而,對於台灣強化軍事防禦能力,少數人卻將之比擬為與中國進行軍備競賽,認為台灣不應花費大量預算購買武器,而且台灣強化軍事防禦能力會提高台海緊張。這種本末倒置的說法,完全罔顧台灣雖然主張和平卻飽受北京當局的軍事威脅,不得不建立起碼的軍事防禦能力以備不時之需的事實。
在北京當局推動「全球反獨促統」戰略主軸下,部分具指標意義的台商自去年底起紛紛被要求需政治表態,除必須確立「支持一中」、「反對台獨」立場外;在經貿層面,則要求台商向台北當局施壓,並藉由「以民逼官」、「以商反政」策略,逼迫新政府儘速調整「戒急用忍」及「兩岸三通」等政策。
  針對國人護照將加註「Taiwan」字眼,台灣外交部發言人張小月昨日表示,變更護照呈現方式是基於便利性及實用性,沒有政治考量,但究竟以何種方式加註,外交部還在研究與徵詢意見,尚未完全定案。
  台塑集團董事長王永慶昨天呼籲台灣居民坦然接受大陸「一中」原則,行政院秘書長邱義仁昨晚表示,兩岸三通、戒急用忍等問題,涉及雙方協商,非我片面能決定,此一困難,不論國民黨政府或民進黨政府都曾向王永慶做過詳盡說明,王永慶應知之甚詳,因此對王永慶昨天的發言,邱義仁表示:「令人深感詫異」。
美國華盛頓郵報十九日的報導指出,台灣前總統李登輝與現任民進黨總統陳水扁的結盟,對於北京當局企圖在台灣形成強大的統一聯盟,已經造成嚴重打擊。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說,現階段的外交戰讓兩岸關係複雜化。海基會副秘書長顏萬進上午也表示,可預期的未來,兩岸之間會是外交、軍備、經濟等動態競爭的狀態。
海基會董事長辜振甫昨天再次呼籲兩岸要多溝通、多了解,力求異中求同。他說,所謂異中求同,無非「和平、安全」四個字,縱然有些溝通上的歧異,但應以平常心和包容心來包容歧異;兩岸間處處都是問題、但處處都有轉機,有問題不表示是壞消息,因為危機就是轉機。
灣軍方將在明天起的20、21、22以及26日上午實施愛國者二型的飛彈試射,屆時將管制屏東縣牡丹鄉外海到綠島蘭嶼之間的上空及海域,請當地的民眾要多加注意。
建交兩年多以來始終風波不斷的台馬邦交關係18日劃下句點,台灣外交部早上宣佈即日起與馬其頓終止外交關係,停止一切的合作計劃,並且撤回所有外交與技術人員。撤走了馬其頓國旗,18日開始中華民國正式終止與馬其頓的外交關係。
陳水扁總統上午接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長何立強時,針對兩岸關係表示,北京當局的一國兩制好不好不是江澤民說了算,而是要問台灣二千三百萬的人民同不同意。
加入聯合國一直是台灣人民的希望,不過對於北京當局在國際上打壓台灣,台灣的陳水扁總統在一場[台灣與聯合國]的研討會中,就表達強烈抗議並表示會力拼外交‧‧‧
前一段時間﹐北京調整了對台灣的政策﹐從“狼外婆”變成“笑面虎”﹐於是台灣一些政客為中共大唱讚歌﹐掀起一股“中國熱”。加上台灣經濟不景氣﹐於是民調顯示接受“一國兩制”的人有所增加﹐有些人為此而大感興奮。但是曾幾何時﹐中共的本性又暴露出來﹐只是暴露的時間比人們預料得還要早。
美國布希總統上台以後,一改美國以往對台海問題採取戰略模糊的政策,甚至公開表示不惜一切代價協防台灣。對此,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寇派翠克(Jeane J. Kirkpatrick)表示,她相信布希防衛台灣的立場十分堅定,這主要與布希的人格特質有很大的關係。前美國駐北京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則認為,布希這番談話並非一時失言,而是其一貫的政策立場。美國...
說起陸委會團隊與陳水扁的共事經驗,副主委陳明通算是最早與陳水扁有合作經驗的官員。曾擔任過台北市政府研考會約聘研究員的陳明通,早在陳水扁1996年當選台北市長時,便因這番經歷而被聘為市政顧問,與陳水扁開始了第一次接觸;之後,陳明通便一直與陳水扁維持不錯的互動關係。
共有約 385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6月17日,中共總理李強與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在澳洲首都堪培拉舉行會晤。澳洲多個團體在國會大廈前舉行集會,抗議中共對人權的迫害,呼籲澳洲政府將人權置於經濟利益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