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急用忍不應輕易鬆綁

林慶宏/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所長暨台灣研究中心主任

人氣 4
標籤: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紀元7月23日訊】  台灣經諮會的預備會議於七月廿二日揭幕,鬆綁戒急用忍與開放大三通議題又將浮上檯面,接受研議。

  目前台灣的經濟困境之癥結是資金大量外流,產業不斷外移,以致台灣內部投資不足、信心缺乏,連帶的造成經濟衰退,失業率不斷攀升,絕非受到戒急用忍政策的限制,未能大幅開放大陸投資的後果。

  戒急用忍政策將十三項基礎建設列為禁止赴中國投資之項目,採累退方式依企業規模大小,訂定個別廠商對中國投資累計金額之上限,訂定個案投資金額上限不得超過五千萬美元,戒急用忍政策主要對上市上櫃公司赴中國投資予以適當的規範,對於中小企業則無特別限制,所有中小型投資案幾乎都可以過關,對於大型投資案或重要基礎建設項目則需經專案審查,發揮規範大型投資案的實際功能。

  據估計,目前到中國投資的廠商約有四萬家,常在大陸的台灣民眾約有三十萬至五十萬人左右;財政部今年三月公布台灣匯入中國的資金累計一千二百億美元。台灣在中國投資額佔台灣對外投資總額之四十%,台商在中國投資額佔中國外來投資之第四位,僅次於香港、美國及日本。

  美、日兩國的經濟規模分別為台灣的三十三倍及十四倍,而台灣對大陸的投資佔GDP比率卻高於美、日約二十倍;台灣上市、上櫃公司已有兩百餘家赴中國投資,比重佔三分之一。以台灣的經濟規模衡量,就我國目前在中國的投資表現判斷,實在毫無理由足以指控台灣對中國投資不夠開放,而急需大幅鬆綁戒急用忍政策。

  近幾年來台灣對大陸投資快速成長,一九九九年之成長率為一○八%,二○○○年台商赴中國投資較前一年成長九十三%,今年上半年台商對大陸投資金額較去年同期成長廿四%,顯示近年來台灣資金外流大陸加劇,對台灣內部投資產生排擠作用,導致台灣內部投資不足,工廠不斷關閉,產業大量外移中國,失業率因而節節上升,對台灣經濟成長產生負面的影響。

  經諮會之目的在尋求解決台灣目前之經濟困境,以振興台灣經濟,降低失業率;為達此目的首須適當控制資金之繼續外流,讓資金留在台灣供台灣內部產業投資之需。鬆綁戒急用忍政策將使資金外流中國的趨勢更加厲害,對於經諮會研擬改善投資環境以及招商的努力都將被鬆綁戒急用忍所產生的負面效果沖銷,而功虧一簣。特別是正當全球景氣不佳,台灣經濟逐漸衰退,失業率不斷攀升之際,更不是鬆綁戒急用忍的時機。

  對外投資必須雙向,有來有往,利潤能夠匯回本國母公司,才是正常的投資活動,中國對台商在大陸創造的利潤要匯回台灣有許多的限制,造成資金回流還不到總投資的百分之一,形成台灣資金淨外流大陸的現象。固然台灣投資要國際化,而是要有回收的投資,不是一廂情願的把資金白白送到大陸,而犧牲了台灣經濟發展的前途與人民福祉,影響國家安全。因此在討論戒急用忍政策的同時,應當思考資金回流機制,適當的規範與管制資金外流額度,使不致對台灣內部的資金需求產生排擠作用。

  台商赴中國投資不是向銀行借錢融資就是從股市籌資,結果債留台灣,對於那些在中國投資失敗或套牢的台商,無法付息償債,造成台灣內部銀行歷年來逾放比居高不下,台灣政府為了協助銀行降低逾放比,不斷減低銀行營利稅,讓銀行利用政府的稅收及銀行正常的營利打銷呆帳,造成國內承擔台商融資呆帳的成本。鬆綁戒急用忍政策的結果,造成資金外流大陸增加,將導致台灣內部銀行逾放與呆帳問題更加嚴重,危害台灣內部的金融安全。

  中國善用經濟統戰策略,首先提供租稅優惠條件吸引台資,拉住台商,資金一旦進入大陸之後,以各種手段限制資金匯出,並以大陸廣大商機的迷失引誘台商擴大投資。 一旦台灣的經濟掌握在中國手中,屆時中國將握有「以商圍政,以商逼降」的武器,藉由查稅、取締違反勞工法或環保等方式對台商施加壓力,或威脅將個別工廠或整個產業國有化,以達統一台灣的最終目的。鬆綁戒急用忍政策增加台灣對中國經濟的依賴,對全民的利益以及國家安全造成很大威脅。

  大陸積極利用租稅等優惠條件向台商招商,造成產業外移已蔓延到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產業的外移不是單一廠商的出走,將帶動上下游整個產業鏈移出的效應,使台灣產業空洞化,失去高科技產業的競爭力,而有被中國取而代之之憂。台灣應保留高科技產業的核心技術,改善投資環境,協助產業在研發、創新方面加強,同時就高科技產業繼續向前發展所可能面臨的障礙與各種問題,提出解決辦法,防止高科技產業外移,以落實台灣成為綠色矽島的遠景。

  正值經濟衰退之際,全民對經諮會寄以厚望,我們期望透過此次會議能夠提出一套具體可行的方案,以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振興就業市場,使台灣經濟恢復成長的潛力,並落實「經濟優先、投資優先、台灣優先」的決心。不要讓經諮會成為以商圍政的舞台,把希望寄託在對岸,更不要倒果為因,誤以為開放三通,大幅鬆綁戒急用忍政策便可以解決台灣當前的經濟問題。

 (作者林慶宏/中山大學經濟學研究所所長暨台灣研究中心主任)(http://www.dajiyuan.com)


    相關文章
    

  • 台灣消費者文教基金會:信用卡引發的10大糾紛 (7/23/2001)    
  • 台灣市售中藥貼布 八成不合規定 (7/23/2001)    
  • 台灣民營郵局郵件「搭便車」進入公營郵局郵筒 (7/23/2001)    
  • 熱帶低壓尚未形成颱風 氣象局先發豪雨特報 (7/23/2001)    
  • 台灣大直橋墩及基礎鋼筋遭掉包 (7/23/2001)    
  • 港漁船台灣捕魚被扣查 近期第二宗漁民憂生計 (7/23/2001)    
  • 台灣經濟部表示廠商對七月份外銷訂單看淡 (7/23/2001)    
  • 被指責越界 香港兩漁船被台灣押至基隆扣查 (7/23/2001)    
  • 美一女子高球賽台灣兩選手成績平平 (7/22/2001)    
  • 野小子變大俠 王晶為任賢齊版“楚留香”揭秘 (7/22/2001)    
  • 國防部官員:中共發展電磁脈衝彈 作犯台利器 (7/22/2001)    
  • 自由時報:全球聲援 要求中國停止虐殺法輪功 (7/22/2001)    
  • 台灣軍方:台灣確需TMD (7/22/2001)    
  • 阿扁:要同大陸打經濟戰爭 (7/22/2001)    
  • 【經發會將召開】親共黨派不合作 陳總統隱忍 (7/22/2001)    
  • 台灣在野親共黨派的「策略」 (7/22/2001)    
  • 跳進一個中國陷阱 救不了台灣經濟 (7/22/2001)    
  • 站在岸邊看翻船! (7/22/2001)    
  • 軟件創業表現優越 美華人不輸其他族裔 (7/22/2001)    
  • 13歲考上台灣大學 台灣出現最年輕的大學生 (7/21/2001)
  • 相關新聞
    13歲考上台灣大學 台灣出現最年輕的大學生
    站在岸邊看翻船!
    跳進一個中國陷阱 救不了台灣經濟
    台灣在野親共黨派的「策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