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文化
(大紀元記者駱亞悉尼報道)10月28日中午,澳洲華商經貿聯誼總會假雪梨美心大酒樓舉行了國際美食展,這次美食展匯集了越南、緬甸、泰國、寮國、印尼、星加坡、馬來西亞、台灣、香港、中國、日本、韓國、義大利、美國及澳洲當地的佳肴,吸引了4百多位愛好美食和舞蹈的朋友前來參加。
麻州衛斯理鎮頗負盛名的「藍薑餐廳」(Blue Ginger)老闆﹐也是名廚的蔡明昊(Ming Tsai)生於加州﹐在俄亥俄州德頓市(Dayton, Ohio)長大。從小成績優越,上頂尖學校。先在麻州著名的私立菲利普學院讀中學﹐後在耶魯大學讀機械工程學士﹐最後進入康奈爾大學讀旅館管理與餐飲營銷專業碩士。
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手裏拿著一瓶水或背包裏帶著一瓶水的人,其實在室內,無論餐館、學校、辦公室還是在家裏,人們越來越習慣於喝商店買來的瓶裝水。今年八月十四日,環保人士再度掀起「反瓶裝水運動」,把瓶裝水這個「人民公敵」推上輿論臺,在歷數其環保「罪狀」後,讓昔日感覺甜美的水味也帶上了幾番苦澀。然而更苦澀的卻是在中國,瓶裝水以「寵兒」的身份怪異地走進了千家萬戶。
(大紀元記者陳俊村編譯報導)印度新德里幾萬隻流浪狗的境遇將更為水深火熱,因為一位市議員突發奇想,提議將牠們送給韓國人進補。
為了因應加入WTO的衝擊,花蓮農改場研發出賞心悅目又健康營養的彩色米,但因為獨缺藍色,在民眾抗議下,研究人員絞盡腦汁,終於研發出藍色米,以滿足不同政治立場的消費者。(劉敏娟報導)
想知道享譽各地的「南投意麵」產地-南投市內最受歡迎的意麵店在哪裡嗎?南投市公所推出了2007年意麵產業嘉年華活動,將由民眾票選「南投意麵王」,票選期間自5月9日起至6月9日中午止,民眾至市內店門懸掛紅布條的參選店家消費,即可享受加贈小菜或加麵不加價優惠,並有摸彩活動,有興趣民眾不妨共襄盛舉。
(大紀元記者孫燦編譯報導)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店對任何美國人而言幾乎都是耳熟能詳。然而,快餐食品的健康(或說肥胖)價值自幾十年前便開始遭到各界人士的譴責。儘管如此,或許因為它的美味可口,或許因為他購買方便,等待時間短,不少美國人仍然對快餐食品愛不釋手。今天,快餐行業每年佔全國生產總值的五千三百七十億美元。
說到吃素,人們往往將其與修行或健康聯繫起來。但你若聽了「禪味」餐廳主人涂健軒 (James Tu)的見解後,對此可能會有更多認識。上週五,在位於John St 和Cliff St街角的「禪味」華爾街分店新張之日,涂健軒和「禪味」的外聯主管柴德.卡朋特(Chad Carpenter),分享了他們對經營素食店的初衷和理念。
巧克力可不是情人節的專利!在比利時,每年四月復活節前夕才是巧克力熱賣的大旺季。商店櫥窗裡擺滿了象徵復活節的巧克力蛋和巧克力兔子,讓人看了垂涎欲滴。
「民以食為天」, 飲食和人們每天的生活和健康息息相關。 縱觀2006年發生的飲食新聞可以讓我們發現:人們愈來愈關心哪些食物可以吃,哪些食物不能吃。 2006年一開始的大好消息就是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食用黑巧克力有益心臟健康。 2006年年終的大新聞則是紐約成為全球第一個禁止餐飲業使用反式脂肪油(trans fats)的城市。總結而言,有益人類健康的食物包括蔬菜...
自從迪士尼於2005年聖誕節把C. S. 路易斯著作的 《納尼亞傳奇─獅子‧女巫‧魔衣櫥》搬上大銀幕之後,影迷間掀起一陣「土耳其軟糖」旋風,大家都想嚐嚐故事裡壞心的白女巫給愛德蒙吃的土耳其軟糖,幻想一下身歷其境的感受。故事裡說土耳其軟糖又甜又軟,貪心的愛德蒙一下子就吃了幾磅,究竟土耳其軟糖好吃嗎?是甚麼滋味呢?
二十二日今天是冬至,習俗上總要吃個湯圓,不過,吃湯圓要小心,台中縣大里市一名五十四歲的江姓男子,晚上吃湯圓時噎到,湯圓堵住氣管,雖然家屬在消防人員電話指導下,一邊施以哈姆立克急救法搶救,並挖出部分湯圓,不過,送醫前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經過搶救,才恢復心跳,不過,仍然處於昏迷狀態。(張文祿報導)
菲律賓任何菜,甚至湯都用醋和大量的大蒜等辛辣調料飪。在馬尼拉任何一家飯店的主餐廳中都會供應地道的菲律賓菜,以風味濃郁的海鮮最為出名。餐廳中常常有樂隊演奏和民族舞蹈表演。如果要嘗嘗道地的菲律賓口味,建議您到菲律賓人開的小飯館,既便宜又道地。
擁有愛情的婚姻讓人迷醉,擁有麻辣的川菜讓人心醉,儘管大多數喜辣、嗜辣的四川人都不喜歡「川菜就是麻辣」的說法,但又不得不承認,麻辣才是川菜不能缺少的特色。其實想想也是,不論塞外北國還是南疆熱土,當食客們走進川菜館時,心裡都懷著一絲對麻辣的期盼。若是都成了不麻不辣,那說不定反而要落下一個不正宗的怨名
中華飲食文化博大情深、源遠流長,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爾雅·釋天》中說:「年者,禾熟之名,每歲一熟,故以歲為名」,把「年」當作收穫的象徵。另有一說,認為「年」字按古人的寫法,是個像形字,有頭有尾,四腳伸開,像一個大壁虎,是種可怕的不祥之獸,一歲之中,若沒有遇見它,便平平安安地度過了,於是大家聚在一起燒些好東西吃一頓,這種慶祝的活動叫「過年」。現在我們來看看中國人過年的飲食情況。
大長今的料理名言是:「廚師若懷著愛心去做食物,食客會感覺到愉悅。」   鼓浪嶼這個小島,向來不緊不慢。閩南人雖帶著可愛的本地口音,把「非常」念作「灰常」,古道熱腸卻不輸燕趙之地,遊人問路從不會遇到一隻冷面孔。
根據我們的飲食習慣,與其說是「請吃飯」,還不如說成「請吃菜」。所以對菜單的安排馬虎不得。它主要涉及到點菜和準備菜單兩方面的問題。
對於東北菜,我們大家都不陌生,但有多少人知道東北菜中還分「三大家族」呢?
日本橫濱的「唐人街」名字直白,就叫中華街。街道縱橫交錯,店舖林立,有點像二十年前的老城隍廟,但以飯店、食品鋪居多。飯店基本都是打著「中國料理」的旗號,而食品鋪子大多出售糖炒栗子,不少還掛著「正宗天津栗子」、「河北良鄉栗子」的招牌。中國飯店中以順海閣的規模最大,都擠在中華街的一條小支弄裡,有順海閣本館、新館等好幾家連鎖店,幾乎壟斷了這條支弄。
農曆十二月初八,是中國內地漢族傳統的臘八節,這天中國內地大多數地區都有吃臘八粥的習俗。臘八粥是用八種當年收穫的新鮮糧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為甜味粥。而中原地區的許多農家卻喜歡吃臘八鹹粥,粥內除大米、小米、綠豆、豇豆、花生、大棗等原料外,還要加蘿蔔、白菜、粉條、海帶、豆腐等。
石烹」是中國內地古代的一種原始的烹飪方法,其歷史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它是利用石板、石塊(鵝卵石)作炊具,間接利用火的熱能烹製食物的烹飪方法。一種是外加熱,將石頭堆起來燒至熾熱後扒開,將食物埋入,包嚴,利用向內的熱輻射使原料成熟;一種是內加熱,是將石頭燒紅後,填入食品(如牛羊內臟)中,使之受熱成熟;另外還有一種是燒石煮法,取天然石坑或地面挖坑,也可用樹筒之類的...
東北物產豐富,烹調原料門類齊全。人們稱它「北有糧倉,南有漁場,西有畜群,東有果園,」一年四季食不愁。
德國人是世界上吃麵包最多的民族之一,平均每人每年超過80公斤。絕大部分都保持原味,而且厚實具份量。麵包主要是在早餐食用的,這是德國的文化特色。
 苗族是一個遷徙的民族。在歷經滄桑的數千年中,他們創造了多種多樣的小吃食品,具有鮮明的民族地方色彩,其中獨特的苗家酸湯和苗家蒸菜是每家必做的特色菜餚。因苗寨人的飲食方式具有提神、提氣、降血脂等功效,苗寨上百歲的老人能上山砍柴,下田種地都不足為奇。
在11月金秋時節,旅遊城市澳門迎來了第六屆美食節的開幕,人們常說,「民以食為天」,而對於來澳門這樣的休閒旅遊的佳地,其「食」文化自然不同凡響。在澳門不僅可以品嚐到正宗的葡國菜;還可以吃到澳門、上海、日本、泰國、越南等各處的美食佳餚。而其精心籌備的「美食」節更能讓前來的遊客一飽口福。
長沙現存最早的地方志云:「吳越家飲食多粥少飯。而長沙饔餮獨厚,至宴賓則窮其極品,不,則便以陋嗇笑之。」
周莊不是陌生的地方,小小水鄉早已名揚四海,關於它的魅力,想必已不用再說,愛旅遊的人,閉著眼睛也能對它做出一番描繪———位於滬、蘇、杭之間。鎮為澤國,四面環水,咫尺往來,皆須舟楫。全鎮依河成街,橋街相連,深宅大院,重脊高簷,河埠廊坊,過街騎樓,穿竹石欄,臨河水閣,一派古樸幽靜,是江南典型的小橋流水人家。
共有約 330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2024年5月下旬至6月初約兩週內,中國大陸三名工程院院士:稀貴金屬冶金專家陳景、口腔頜面外科專家邱蔚六、石油地質學家金慶煥接連病亡,三人均被官方稱為「中共優秀黨員」。另有至少13名知名高校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病亡,其中至少7人為中共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