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保健
美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在工作中經常接觸有機溶液的孕婦產下心臟缺陷嬰兒的可能性會偏高。根據這項由亞特蘭大疾病防控中心開展的調查,面臨這一危險的包括從事美發、美甲職業和在化學品製造廠工作的孕婦。
一名年輕產婦在剖腹產後突然休克,緊急送衛生署立豐原醫院急救。院方今天指出,產婦被懷疑是生產造成心肌病變,在多科整合緊急搶救下,終於在50天後康復出院。
台中一家醫院表示,抗磷脂抗體症候群是由抗磷脂抗體導致血管栓塞的疾病。孕婦懷孕初期因胎盤內許多血栓,血液循環阻塞造成胎兒缺氧而容易流產,提醒孕婦千萬當心。
英國慈善組織拯救兒童基金會(Save the Children)今天表示,每年有5萬名青少女死於懷孕與生產的併發症,不啻1項「全球醜聞」。
長久診療,知道病情的複雜,有時不只是表面所呈現的症狀,病人本身生活、服用健康食品與藥物的狀況,也都會有影響,但病人往往說明不清,誤診的情形時有所見,這是醫病雙方都應擔負的責任。因此,當聽到病人抱怨醫師,我一定會善意圓場回應,以免病人對前任醫師產生怨氣。
根據臨床統計指出,在美國患有不孕症的女性有三分之一以上同時搭配中醫治療;英國研究人員也發現,中醫治療不孕症的成功率是西醫2倍。因此中醫搭配西醫治療不孕症,不僅能提高自然及人工受孕機率,同時也節省醫療支出,將是未來治療不孕症的主要潮流。
1名外籍配偶有食用「未完全煮熟食品」的習慣,分娩前一天突然發高燒及腰腹部疼痛,治療後產下男嬰確診被「李斯特菌」感染,罹患早發性敗血症合併腦膜炎。
中藥治療不孕,主要在增進胞宮的氣血功能,使胚胎能順利著床生長;西醫的治療手段,是在增加受精卵的成功機率,其中包括:體外受精、吃排卵藥、陰道注射精子等,但是這些方法對於習慣性流產、胚胎不著床、不生長等的治療效果不好。
女性是否能受孕,卵巢功能就是一項很重要的指標,除了荷爾蒙FSH(濾泡刺激賀爾蒙)、E2(二氫基女性素),與超音波檢查小卵泡(發育不成熟的卵泡)數目之外,病人的年齡,也是一個因素。
天氣越來越熱,防曬可成為許多愛美女性的夏季課題,不過日本有皮膚科醫師發現,因為對防曬用品的認知不夠,不少人反而因此滿臉長斑,現在更有研究發現,孕婦如果過度防曬,可能會導致胎兒、先天缺乏維生素D。
經由愛滋媽媽生下的寶寶,不一定會受到媽媽體內的病毒感染,因此常被稱為「疑似愛滋寶寶」。但是寶寶出生之後,必須經過18個月的特別照護與檢驗,才能確定是否感染愛滋病毒。
(據中廣新聞彭清仁報導)孕婦雖然會定期到婦產科產檢,但卻常忽略孕婦也應該要注意視力保養!眼科醫師指出,臨床上發現,由於孕婦體內對眼部與腦部的養分,常因為大量供輸給肚子裡的胎兒,造成準媽媽的視力受損,新竹市一位孕婦,視力甚至只剩下零點四。醫師也特別呼籲,孕婦不但要接受產檢,懷孕前後眼部的保養與定期檢查也是非常的重要。
34歲做為一個分界點,只要年滿34歲以後懷孕的婦女,就稱之為高齡產婦......
(大紀元記者于婉蘋台灣基隆報導)現今社會受少子化影響,每個孩子都是父母親的寶貝,因此父母親對於寶貝健康更是細心照護。母乳是嬰兒最佳食品,餵哺母乳除可提供嬰兒適當的營養、增強抵抗力、降低過敏情形,對媽媽亦有降低巢癌、乳癌及骨質疏鬆發生率等優點。
美國和以色列研究人員指出,婦女在懷孕初期若承受較大的壓力,胎兒缺鐵的風險較高,可能影響發育。
早在20幾年前,期刊《英國婦產科學》就發表證實了懷孕24週後,胎兒確實能聽到傳入子宮的各種聲音,並在出生之後能辨認曾經聽過的聲音或旋律。當時也有數項研究指出,受過胎教的孩童,發展潛力與智能都相對較高。
準媽媽們面對懷孕時的生理和心理變化,有時會不知所措。如果能提前了解這些孕期生活將面對的挑戰,將可以減少焦慮。
健康達人系列報導(22)(中央社記者童一寧台北27日電)餵母乳「咪咪」會變形?半夜餵奶會累垮媽媽?曾是婦產科醫師的全職媽媽陳鈺萍說,這些都是迷思,「餵母乳是最簡單,也最自然的事」。
研究人員今天指出,透過人工受孕產下的寶寶,先天缺陷風險比自然受孕嬰兒多出1/3。
(據中廣新聞李河錫報導) 醫學研究發現,甲狀腺機能異常、不論太過亢進或低下,都會造成婦女不孕、流產或死胎,彰化博元婦產科連續接獲多起類似遺憾的個案,提醒新婚夫妻或長期飽受不孕、流產的婦女要重視,經妥善診療就可恢復健康、正常養兒育女。
巴西1份針對近900名新手媽媽所做的研究顯示,母親每天喝1到2杯咖啡,可能不至於影響寶寶的睡眠。
(據中廣新聞吳霈蓁報導)一名35歲的年輕婦女,在生了二個小孩之後,常常因為下腹脹、腰酸、偶爾有漏尿問題而困擾,經醫師診斷為膀胱及子宮下垂。醫師提醒,骨盆腔鬆弛現象是婦女常見的問題,建議三十歲以上婦女可利用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即早發現、即早治療。
最新醫學研究指出,懷孕期間有肥胖症的婦女,寶寶出生後患自閉症的機率,將比其他孕婦增加超過6成。
醫師表示,孕期感冒喉嚨痛服用非類固醇類消炎藥,可能造成胎兒動脈導管提早閉合及肺動脈血管增厚及收縮導至胎兒肺高壓,建議孕婦就醫時應找合格醫師開藥並告知懷孕。
根據今天發表在「刺胳針」(The Lancet)期刊的臨床試驗,1種簡易、低成本的矽質環能大大降低早產風險。早產是新生兒死亡與成年出現健康問題的主因。
沒有糖尿病,為什麼懷孕時要驗尿糖?醫師表示許多女性在懷孕之前血糖、血壓都很正常,懷孕之後卻出現「雙高」的情況。因此,懷孕期間體重、血糖、血壓等都要留意。別輕忽產檢這些小檢查,一旦控制不好是很容易傷及腹中的胎兒。
當小生命出現的那一刻,媽媽體內的環境就無時無刻的影響著他(她),為了提供胎兒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哪些情況是高危險行為?存在著哪些風險?
根據美國科學家的研究,日飲兩杯茶可能有助女性懷孕,受孕機會較不喝茶的女性高出27%。
世界衛生組織(WHO)西太平洋辦事處今天說,嚼檳榔及嚼菸葉高度危害人體健康,孕婦嚼檳榔降低生男機率,也讓人更易感染人類免疫不全病毒(HIV)。
懷孕期間服用甲基安非他命恐對孩子留下延續性影響。美國研究發現,毒寶寶出現行為問題的風險高過健康寶寶。這是史上首次有研究探究孕婦服用甲基安非他命對寶寶的潛在影響。
共有約 663 條記錄
今日頭條
NEWS HEADLINES
儘管美中領導人去年11月在舊金山舉行的峰會承諾加強兩國人民交流,但美國駐華大使尼古拉斯‧伯恩斯(Nicholas Burns)表示,中共實際上在積極採取行動,破壞兩國共識。他譴責中共說一套做一套,「嚴重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