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应对“经济全球化”新观点

任慧文

人气 1
标签:

  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在迅速发展,中国也将于不久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时刻,曾对中国急于加入世贸发出质疑的韩德强等年轻经济学者,最近又提出中国应研究加入世贸的负面影响和应变对策。他的观点不仅受到老经济专家的赞赏,而且得到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的重视。

  据北京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理论权威刊物《求是》半月刊今年第一期在署名“本刊课题组”的文章中,出现的“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的新观点,就是当局在听取了韩德强等年轻经济学者的意见后提出的。据此,面对各个国家的经济被愈来愈深地卷入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以至相互依存关系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这一汹涌奔来的经济全球化潮流,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应当怎样审时度势,从容应对,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成为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重大时代课题。

  何以说“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消息人士说,新的认识是,经济全球化不是天上飞来的怪物,也不是个别人奇思异想的结果,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运动的产物。特别是在20世纪8、90年代之交,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为资本的进一步国际化消除了壁垒的情况下,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成为一种举世瞩目的汹涌潮流。

  截至1999年年底,全世界有六万多家跨国公司,其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贸易的50%至60%,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资本主义通过不平等交换,把广大发展中国家变成它们廉价资源的供应站、获取高额利润的投资对象和推销剩余产品的市场。正所谓“资本流遍世界,利润流向西方”。

  随着这一进程的发展,南北发展差距愈来愈大。北方发达国家富者愈富,南方发展中国家贫者愈贫。全世界有13亿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下,日平均生活费不足1美元。发达国家拥有全球生产总值的86%和出口市场份额的82%,而占世界人口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仅分别拥有14%和18%。有关统计资料显示,40年前,全世界最富的人口和最穷的人均收入,是30比1,而今已上升到74比1;20年前,联合国成员国中最不发展国家仅20有余,而今却增加到48个。

对中国挑战比机遇复杂

  正是这些事实,使年轻经济学者作出“所谓经济全球化,实质上就是资本运动的全球化,资本主义剥削的全球化”的判断,学者还指出,尤其美国总是千方百计遏制中国经济发展。中国至今未能加入世贸,都与虽同意中国入世却仍在背后作梗的美国有关。是以不能盲目乐观。

  消息人士又说,年轻的经济学者认为,诚然入世对中国有负面影响,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整体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应当权衡入世的利弊,以便趋利避害。中国入世,有利于吸引外资,扩大对外贸易,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对外经济贸易方面,中国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使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99年中国出口总额达3606亿3000万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4%。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中,靠外贸拉动的部分约占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每年占四分之一左右的增长是靠外贸实现的。

  不过,与利相比,弊的方面亦即挑战的情形显得更为复杂。国际资本主义在输出资本的同时,从来没有忘记和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中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政治战略。诸如在经济、科技“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通过基金会之类的“民间组织”收买和培植颠覆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敌对分子,输出资本时附带兜售西方“民主”政治模式等等。

  年轻经济学者指出,这就是以经济全球化推动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又以政治全球化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全球化来保障经济全球化。这种国际资本主义主导经济的战略,对发展中的中国构成严重威胁。

既不能回避也不能盲从

  消息人士说,那么中国怎能应对利与弊并存亦即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复杂局面呢?当局较为一致的认识是,既不能全面拒斥,也不宜全面迎合。也就是说,既不能说经济全球化为洪水猛兽,也不要随波逐流,去“傍美国这个大款”。

  应当看到,中国虽然落后,但经过五十多年的艰苦奋斗,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综合国力显着增强,发展经济,抵御各种风险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比较雄厚。中国虽然落后,但具有一百多年反对外来侵略、五十多年自立自强、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宝贵经验,这是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历史前提和现实基础。这就决定中国在全球经济化的浪潮中可以扬长避短,趋利避害,掌握发展主动权。

  年轻经济学者指出,既不回避也不盲从,以豪迈的姿态勇敢地杀入经济全球化大潮,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相信中国这个历史悠久,潜力无穷的泱泱大国,既能吸纳百川,又能化掉一切污泥浊水。

原载香港《信报》


    相关文章
    

  • 中国门户网站面临生死抉择 能否虎口脱险? (2/22/2001)    
  • 全球有一半的语言正濒临灭绝 (2/12/2001)    
  • 向法轮功人致敬 (2/11/2001)    
  • 实验室基因改造稻禾被毁 博夫出庭辩护 (2/10/2001)    
  • 联合国说语言失传威胁环保 (2/8/2001)    
  • “世界经济论坛”遭到黑客盗取资料 (2/5/2001)    
  • 世界经济论坛 网上机密资料遭窃 (2/5/2001)    
  • 亚洲500大银行面临整合挑战 (2/3/2001)    
  • 中国门户网“狼”真来了吗? (1/23/2001)    
  • 中国入世将为香港律师带来难得机会 (1/16/2001)    
  • 苏绍智:迎接21世纪的大趋势──全球化 (1/5/2001)    
  • 陈定信发表文章:<<后基因体时代的挑战>> (12/27/2000)    
  • 大陆盼加强两岸科技合作 (12/27/2000)    
  • 美中情局抛出水晶球 预测未来15年恐怖世界 (12/25/2000)    
  • 斯特罗对古美关系的未来表示乐观 (12/20/2000)    
  • 各国联手打击跨国犯罪活动 (12/15/2000)    
  • 克林顿发表支持全球化演说 (12/14/2000)    
  • 77国集团主席呼吁发展中国家加强合作 (12/12/2000)    
  • 世界需要“共赢”的经济全球化 (12/12/2000)    
  • 尼斯峰会:机构改革成就不小 政治欧洲路途仍遥 (12/12/2000)
  • 相关新闻
    苏绍智:迎接21世纪的大趋势──全球化
    中国门户网“狼”真来了吗?
    亚洲500大银行面临整合挑战
    世界经济论坛 网上机密资料遭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