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元专栏】巴灵笛:江泽民要施德政

巴灵笛

人气 2
标签:

【纪元专栏】当前,中国(包括不是中共党员的)人民正在掀起学习江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这波热潮有多热、多高,人们可以从中国大陆媒体上那些热度灼人的文章中窥见其一斑,推断其全貌。

不过,就在人们刚刚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知半解、略知一二的当口,江总书记又提出了一个“重要思想”,这就是“以德治国”。何为“以德治国”?到目前,还未见到总书记的说明。在中宣部为这四个字而专门举行的座谈会上,也见不到对这四个字的确切诠释。但是,据“大家认为,这一重要思想包含着丰富而博大的思想内容”,“是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丰富和发展”,因而“具有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这一两年,总书记渐入佳境,“重要思想”频出。由此看来,总书记的脑袋瓜的确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么SIMPLE。

当初,毛泽东在中共已经铁定要夺取全国政权时,曾写下一篇霸气十足的檄文《论人民民主专政》。文中,毛泽东允诺说要“施仁政”,即使是对那些“反动阶级和反动派”:只要这些人不捣乱、不破坏,就“让他们活下去”,并“强迫他们劳动”。二十世纪70年代以前出生的大陆人,大都切身领教过了毛泽东所谓的“仁政”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当然,毛泽东是光脚走路,和尚打伞,不仅不避讳而且还多次公开扬言要超过(秦)始皇帝。现在,江总书记是不是也想让人们从其近两年来、尤其是最近的政治举措中,来领会什么是他的“德政”呢?也许,人们都太NAIVE了,低估了总书记要青出于蓝、发展毛泽东思想的宏大抱负?

据说,总书记在今年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并举,为的是吸取中国古代博大精深的“德治”经验。总书记究竟有没有那么大力气,能把这两者同时都举起来,人们自然不得而知。但是,在这方面,总书记却是有捷径可走的:他只要到其现住处的隔壁、原毛泽东的书房中,看看毛泽东在《资治通鉴》上的眉批,就大可得到“德治”的真传。掌握了“德治”武器,就能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把“国情说”发展得更加坚不可摧。好就好在“德治”不似“以法治……”那样,还有个“接轨”的问题。

施行“德治”固然好。不过,人们不禁要问:如果中国传统的“德治”如此之好,那么你们共产党为什么还要革命,为什么还要大批特批那些施行“德政”最好、提倡“德治”最力的人的思想或观念呢?由此,“德治”带来的是革命、执政以及“德治”本身的合法性问题。这亦即《读书》杂志所载陕西“老农”的问题:早先俺村有仨人最先发家了,一个地主俩富农,后来都被共产党革了命了;折腾了几十年,共产党现在又号召人们“先富起来”……早知现在,何必当初?

问题也许比这还要复杂得多。江泽民的脑袋像流水线一样,在即将交权的时刻源源不断生产出“重要思想”,对自己而言,毕竟多了几分排泄的快感。但是,对继任者来说,则每种思想都意味着一系列难题:在江泽民退下后,其“重要思想”究竟还重要不重要,重要多长时间……总之,前任“重要思想”越多,后任施行“新政”的空间就越小。

当然,如果前任留下的“遗产”太多而被后任视为累赘,那结果就不太妙。毛泽东留下的政治遗产最多、最重,以致于他的继任者们不堪其重、不胜其烦,索性……到现在,除了手里拿着的“雄文四卷”封面,毛泽东(重要)思想还剩几许?这种情形,是人们当初连想都不敢想的。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会比白纸黑字几大本的“毛泽东思想”的结局更好么?

—————————-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 【纪元专栏】 巴灵笛:腐败分子台上作报告 (2/21/2001)    
  • 【纪元专栏】 巴灵笛:日本人,你为什么不去砸美国大使馆? (2/19/2001)    
  • 【纪元专栏】巴灵笛:“七八年再来一次” (2/5/2001)    
  • 【纪元专栏】 巴灵笛:中共能否承受第N+1起“天安门事件” (2/2/2001)    
  • 【纪元专栏】巴灵笛:伟大的“草芥” (1/28/2001)    
  • 【纪元专栏】巴灵笛:中国人何以“走不出怪圈” (1/20/2001)
  • 相关新闻
    【纪元专栏】巴灵笛:中国人何以“走不出怪圈”
    【纪元专栏】巴灵笛:伟大的“草芥”
    【纪元专栏】 巴灵笛:中共能否承受第N+1起“天安门事件”
    【纪元专栏】巴灵笛:“七八年再来一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