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名声也成为资产入股

标签:

【大纪元2月4日讯】以艰苦创业、吃亏奉献闻名全国的山东省平邑县九间棚村党总支书记刘甲坤最近以拥有5.1%、价值120万元的股份成为“平邑九间棚农业科技园”董事长。令人惊奇的是,刘甲坤并没有一分钱的资金注入,他是以“刘甲坤”这个名人品牌作无形资产计股的。

据《中国青年报》报导 ,10多年前,刘甲坤带领村民战天斗地,用汗水和血泪写下震撼人心的九间棚新愚公传奇。他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他本人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光荣当选党的十四大代表、九届全国人大代表。1997年,已成名的刘甲坤又克服种种困难,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进修学习,并顺利毕业。

两年多的“寒窗”生涯,让他学到了宝贵的经济管理和市场营销知识,并结识了一大批科技界的专家。在这些专家的支持下,他于1999年秋在北京创办起“北京九间棚农业科技园”,去年秋又在家乡平邑租地480亩创办了“平邑九间棚农业科技园”。

该园聘请多位国内著名专家作技术、信息顾问,主要培养繁育、示范推广市场看好的名优果树苗木。科技园的创办得到各级领导及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和广泛参与,目前已投入股资250余万元。 多年的学习和创业实践使刘甲坤深刻地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信誉、名气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因素,知名度和影响力已形成一种重要的名人资产,其商业价值不可估量。因而他在经营科技园的过程中大打名人品牌战略,以名人品牌创产品和企业名牌。目前他在科技园拥有的股份价值120多万元,而且随着总投资的增加,他的股值也“水涨船高”。刘甲坤同时认为,“刘甲坤”品牌不仅仅属于他个人,因而他决定把所得利润的10%上交村里,回报乡亲。

刘甲坤以百万身价入股,在当地产生了强烈反响。有人认为,刘甲坤以“吃苦奉献”成名,以“名”入股求利就坏了“刘甲坤”的典型形象。但大多数人认为,在知识、技术、声誉作为一种重要产权日益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今天,个人价值日益受到尊重和保护,“刘甲坤”入股无可厚非。名人就该是穷人、典型就该吃亏的社会偏见早该摒弃了。

转自《中国青年报》


    相关文章
    

  • 老劳模不变的心愿 (1/18/2001)    
  • 南京:企业不得安排劳模下岗 (1/18/2001)
  • 相关新闻
    南京:企业不得安排劳模下岗
    老劳模不变的心愿
    中国6月制造业PMI报49.5 连续两月萎缩
    台湾驳斥卢沙野言论 分析:中共才是叛乱政权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