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千考生北京电影学院决战 30名幸运儿突出重围

标签:

【大纪元3月25日讯】北京电影学院招生报名考试昨日全部结束,4000多位报名考生经过了三次考试,最终有30名“幸运儿”突出重围。7月份的全国高考结束后,他们将被择优选入令人向往的“造星工厂”。记者再次前往北京电影学院,对“三试”的全过程进行了跟踪采访。

  考试好比“攻关游戏”

  经过前两次的筛选,有170名考生过关斩将,闯入最后的“大决战”。“三试”的内容大体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形体”、“台词”、“声乐”。考生们在主考教授面前站成一排,在考官的口令下做“蹲起”、“转身”、“猫腰”、“劈叉”等看上去非常简单的形体动作;“台词”考试则要求考生念一段事先准备的台词或文章;“声乐”考试则是要求考生清唱一段歌曲。这一部分考试主要是取得“印象分”。

  第二关是“小品”。五名考生分为一组,每组根据所抽到的题目自编一段小品。小品的题目有“地震之后”、“诀别的时候”、“相遇”、“喜讯传来”和“吵架的误会”等。据记者了解,这些小品题目大多是北京电影学院艺术考试的“传统题目”,比如,著名演员蒋雯丽当年报考该校时就是凭借“地震之后”的独特表演被考官相中的。当时她面对震后的“一片废墟”和“尸横遍地”并没有像普通的考生那样嚎啕大哭,而是静静地环视周围,表情木然,之后失魂的眼睛湿润了,最后泪水无法抑制地一串串划过面颊,堪称这一题目的经典范本。记者在考试现场看到一组以“吵架的误会”为题的考生进行的表演,其中,一名小伙子被几个女孩追打,剧情创意虽没有太多可圈点的地方,但女孩们下手之狠却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试后,被众靓女“群殴”的小伙子对记者说:“是我叫她们别留情面使劲打的,我是练武术的,不怕打!”其实,他的本意是想用“苦肉计”引起考官的注意。

  “三试”的最后一关是单独面试,这是考生与考官的“最亲密接触”。在面试中考生除回答考官的问题外,还可以把自己的特长和“绝活”展示给考官。

  昨天上午,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艺术考试已全部结束,考官将针对考生“三关”累计的成绩,排出最终的名次。三日之内,30位“未来之星”的名字将张榜公布。

  陪考“勇敢人的游戏”

  对每一位考生而言,说他们考试“不紧张”绝对是谎言。毕竟,几分钟的亮相将决定他们一生的命运。然而在“三试”的考场内,考生们的确不是非常紧张。在考生进入考场后,考官们都会说句笑话使考生的心态放松,而且考生们心里也很清楚,紧张必然影响临场发挥。尤其是在小品考试当中,考生的心态是最放松的。因为在考生分组抽到题目后,四、五个人会在一起讨论如何分配角色、如何去演。都是年轻的孩子,凑到一起有说有笑,气氛和心情顿时就轻松起来了。一位考生在走出考场后对记者说:“我是第一次来报考艺术院校,本来我很紧张,但考到现在,我一点也不紧张了,这种考试像在做游戏一样,挺好玩的。”

  考生在考场内轻松地“做游戏”,然而,他们当时肯定是忘记了在门外等候的家长们。记者在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楼外见到很多家长在紧张地为孩子“祈祷”。一位北京的家长说:“孩子这么长时间没出来呢!他再不出来,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还有一位从大连陪孩子来考试的家长对记者说:“为了孩子考试,我们两口儿几天都没好好吃饭了,孩子紧张,吃不下饭,我们更吃不下去了,这是决定孩子一生的大事呀!今天中午,我这孩子又是一口没吃,我真怕他晕在考场里。这考试太让人揪心了。”

  一位从沈阳护送孩子来考试的父亲在考场门口对记者说:“活到今儿,如此的紧张,我只有过两次。第一次是这孩子出生时,我在产房门口等消息;这几天陪孩子来考北京电影学院,我比那时还紧张。孩子有这理想,就是想当明星,当家长的能怎么办呢?既然孩子决定了,我就得想尽一切办法支持他!”家长的压力比孩子还大,他们在考场外也在玩“勇敢人的游戏”啊!

  可怜天下父母心,家长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同时,身为考官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们也不轻松,每一位教授都认真地对待考生的每一个动作,严肃公正地进行评分。一位教授说:“在考场中每一分、每一秒都会决定一个孩子的前途和命运,我可不想造成遗憾,这几天我的眼睛都瞪木了!”

  出名才是“最真的梦”

  为什么有这么多考生从全国四面八方赶来报考北京电影学院呢?虽然是30:4000的比例,但仍然挡不住孩子们追梦的脚步。那么是什么驱使他们如此“鬼迷心窍”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对多名考生进行了采访,几乎所有被采访者都说:“我喜欢表演,愿意投身艺术!”然而,十八、九岁的孩子对艺术的理解又有多深?这样的回答显然是敷衍记者的“套话”。那么真正的动机是什么呢?

  由于本报记者对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招生报名考试做了全面的跟踪采访,于是记者和多名考生被北京电视台请进了一个类似于《实话实说》栏目的演播室。节目进行当中,在主持人的引导下考生们才坦言:报考艺术院校的目的是为了能圆心中的“明星梦”,他们中有的人是羡慕明星在人群中的“风光”,还有的是梦想将来能像明星那样“轻松赚大钱”。

  落榜要玩“死亡游戏”

  一名十九岁的考生说:“我真的是太想成为明星了,有一次我参加了某饮料商家举办的明星大赛,成绩名列前茅,大赛的实况在电视上播出后,我立刻就跑到商场买了一支最贵的签字笔,然后在家狂练签名。我故意到大街上人多的地方去走,想着一定会有人找我签名,但是没一个人认识我。我还要努力,一定要当明星,让人们都能认识我!”孩子的梦想的确天真。如果这个孩子的心态我们还可以理解的话,那么另一位孩子的发言可真是着实叫人目瞪口呆:“我承认我有明星梦。我今年18岁,我已经决定如果到36岁时我还不能成为明星,我将为艺术而‘献身’!”不必解释,读者也自然明白这个孩子所说的“献身”是什么意思!当不上明星,还不如去死!这位考生真是“星”迷心窍了!考试结束后,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张会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年轻人应该有梦,有明星梦也决非坏事,关键是如何对待自己的梦。梦想是需要勤奋和汗水来实现的,梦想会增加年轻人的拼搏动力。艺术本身是严肃的,年轻人千万不能叶公好龙,脚踏实地去努力才是实现梦想的真正途径。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的艺术考试顺利结束了,我向被录取的考生表示祝贺,同时也希望落选的考生不要灰心,付出必有回报,艺术殿堂的大门向每一位热爱它的人敞开着!”

  对手也得相互帮为了闯过“小品关”,五名考生临时结队,成了“同一战壕的战友”(前面的这位大概是太紧张了吧,要不自己的考号怎么都戴反了呢)

  决战之前心慌慌

  门外家长好紧张

  一声长吁出考场

  “命运之门”不寻常


    相关文章
    

  • 艺术摇篮—-北京电影学院招生挤爆棚 (3/20/2001)    
  • 明星黄磊坦白六年恋情:我什么都听女友的 (3/15/2001)    
  • 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招生 酷男靓女挤破门 (3/14/2001)    
  • “情歌王子”张信哲欲考电影学院 (2/26/2001)    
  • 卧虎藏龙再赢英国电影奖 (2/25/2001)    
  • 谢飞:好莱坞已一统天下但不会永远独霸 (2/19/2001)    
  • 《卧虎藏龙》获十项2001奥斯卡奖提名 (2/14/2001)    
  •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主任:《卧虎藏龙》激励内地电影圈 (2/14/2001)    
  • “卧虎藏龙”在美发片迄今计获九项荣誉 (1/22/2001)    
  • 江湖外的江湖:剧组的故事 (1/19/2001)    
  • 美国电影学院评出十部最佳电影 (1/11/2001)
  • 相关新闻
    美国电影学院评出十部最佳电影
    江湖外的江湖:剧组的故事
    “卧虎藏龙”在美发片迄今计获九项荣誉
    《卧虎藏龙》获十项2001奥斯卡奖提名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评论